共 6 条
2012年中国大陆地区细菌性痢疾疫情特点与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59
作者:
常昭瑞
[1
,2
]
孙强正
[3
]
裴迎新
[2
]
张静
[1
]
孙军玲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来源:
关键词:
菌痢;
志贺菌;
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6.4 [细菌性痢疾];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对2012年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细菌性痢疾(菌痢)疫情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疫情态势,了解不同地区菌型及菌株耐药情况,为菌痢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及国家监测点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发病率(15.29/10万)较2011年下降13.22%。<6岁及>65岁人群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0岁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215.02/10万),其次为1岁组婴幼儿(99.83/10万)。菌痢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4月病例数开始上升,6—9月达高峰。2012年报告的12起菌痢暴发疫情11起发生在学校;5起为食源性传播,4起为水源性传播;10起疫情经实验室确诊,其中8起由宋内志贺菌引起。2012年国家级监测点病原监测结果显示:以福氏志贺菌为主(69.93%),未分离到痢疾志贺菌和鲍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以福氏2a为主(53.33%)。菌型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分离到的志贺菌株耐药较为普遍,不同地区菌株耐药性存在差异。结论 2012年全国菌痢发病率延续1999—2011年的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0岁组儿童发病率高,需要引起关注。随着耐药菌株增多及流行菌株的变迁,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