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大陆地区细菌性痢疾疫情特点与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59
作者
常昭瑞 [1 ,2 ]
孙强正 [3 ]
裴迎新 [2 ]
张静 [1 ]
孙军玲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关键词
菌痢; 志贺菌; 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6.4 [细菌性痢疾];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对2012年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细菌性痢疾(菌痢)疫情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疫情态势,了解不同地区菌型及菌株耐药情况,为菌痢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及国家监测点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发病率(15.29/10万)较2011年下降13.22%。<6岁及>65岁人群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0岁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215.02/10万),其次为1岁组婴幼儿(99.83/10万)。菌痢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4月病例数开始上升,6—9月达高峰。2012年报告的12起菌痢暴发疫情11起发生在学校;5起为食源性传播,4起为水源性传播;10起疫情经实验室确诊,其中8起由宋内志贺菌引起。2012年国家级监测点病原监测结果显示:以福氏志贺菌为主(69.93%),未分离到痢疾志贺菌和鲍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以福氏2a为主(53.33%)。菌型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分离到的志贺菌株耐药较为普遍,不同地区菌株耐药性存在差异。结论 2012年全国菌痢发病率延续1999—2011年的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0岁组儿童发病率高,需要引起关注。随着耐药菌株增多及流行菌株的变迁,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008—2011年我国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J].
常昭瑞 ;
张静 ;
张伟东 ;
孙军玲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24 (06) :554-558
[2]   中国2007年细菌性痢疾监测分析 [J].
钟豪杰 ;
常昭瑞 ;
张静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03)
[3]   主成分回归分析在细菌性痢疾与气象因素关系中的应用 [J].
廖洪秀 ;
张强 ;
杜长慧 ;
蒋小花 ;
邓长飞 ;
陈鑫 .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05) :813-815
[4]   4461名0~5岁儿童细菌性痢疾监测结果分析 [J].
夏胜利 ;
张锦 ;
马宏 .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07) :796-797
[5]   湖南省农村改厕与卫生防病效果调查 [J].
杨云 ;
肖剑峰 ;
聂红专 ;
谭开庭 ;
章世清 ;
周诗云 ;
姚正才 ;
鄢有富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5, (02) :125-127
[6]   细菌性痢疾季节性高峰与气温关系的研究 [J].
陈朴 ;
邱东光 ;
邱斌书 ;
韩惠丽 ;
于宏敏 ;
王保民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0, (06) :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