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吸纳资源:国家实验室与大学关系治理走向

被引:11
作者
丁云龙
黄振羽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大学治理结构; 交易成本理论; 资源基础观; 软预算约束; 增量改革;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5.03.010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1201 ; 1204 ;
摘要
通过整合交易成本理论与资源基础观的理论主张,利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治理结构透视大学制度的实际运作,发现大学制度的资源吸纳特性,在于大学教师有动机且正当地基于个人或学院需求配置组织资源,从而改变组织资源的原初用向和用场,表现出"终身职"对大学组织专用资产与运行绩效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这种负向调节作用维系着大学"小科学"式自由研究与前沿探索功能,却使得"国家实验室"这种大科学组织一旦依托大学进行管理,其资源、研究模式乃至任务目标上会逐渐趋同于大学。因为大学存在着制度吸纳资源特性,国家实验室的资源被稀释、被耗散,最终导致国家实验室背离了原初设计目标。瞄向使命,国家实验室由背离转向疏离,需要重新界定国家实验室与大学的关系,二者在保持相互独立的前提下采用混合治理结构,成为当前重建合作关系的新走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6+159 +1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J].
黄宗智 ;
龚为纲 ;
高原 .
开放时代, 2014, (05) :143-159+8
[2]   小科学与大科学组织差异性界说——资产专用性、治理结构与组织边界 [J].
黄振羽 ;
丁云龙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5) :650-659
[3]   泛化、虚化、理想化和空洞化——大学治理研究的问题 [J].
姜华 .
现代教育管理 , 2013, (06) :1-6
[4]   论大学组织冲突 [J].
周作宇 .
教育研究, 2012, 33 (09) :58-66
[5]   学术等级系统与锦标赛制 [J].
阎光才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03) :8-23+187
[6]   人力资本专用性、创新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基于技术创新类型的实证分析 [J].
吴爱华 ;
苏敬勤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6) :950-960
[7]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8]   大学治理中的行政权力:价值逻辑、中国语境与治理边界 [J].
王世权 ;
刘桂秋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 33 (02) :100-106
[9]   “经济人”假设与大学治理的思考 [J].
刘元芳 ;
栗红 ;
任增元 .
现代大学教育, 2012, (02) :40-44+112
[10]   企业研发组织模式选择——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的实证检验 [J].
马如飞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01) :15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