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芒隐子草不同节间部位的种子休眠对高温处理的响应

被引:10
作者
魏学
王彦荣
胡小文
武艳培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关键词
无芒隐子草; 不同部位; 休眠; 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8.4 [草坪与地被植物];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研究了无芒隐子草不同节间部位的种子休眠对高温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18 h高温(65,85和105℃)处理对不同部位种子的影响不同,105℃条件下全部死亡,85℃处理可显著破除各部位种子休眠并显著促进幼苗生长,65℃处理效果因部位而异,且85和65℃处理顶穗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胚芽长均显著低于其他部位。不同节间部位的种子对不同时间85℃处理响应不同,3 h处理即可显著破除各部位休眠,各时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无芒隐子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J].
邰建辉 ;
王彦荣 ;
陈谷 .
草业学报, 2008, (03) :105-110
[2]   我国的生态建设与生态现代化 [J].
黄黔 .
草业学报, 2008, (02) :1-8
[3]   草地退化相关概念辨析 [J].
闫玉春 ;
唐海萍 .
草业学报, 2008, (01) :93-99
[4]   围栏封育对无芒隐子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J].
武艳培 ;
王彦荣 ;
胡小文 ;
张宝林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11) :2298-2305
[5]   油菜不同部位粒重差异及种子活力研究 [J].
李孟良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6) :284-287
[6]   不同载畜率对荒漠草原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生产力的影响 [J].
焦树英 ;
韩国栋 ;
李永强 ;
窦红举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3) :564-571
[7]   种子休眠与破眠机理研究进展 [J].
李蓉 ;
叶勇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11) :212-217
[8]   封育和放牧条件下退化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J].
孙建华 ;
王彦荣 ;
曾彦军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10) :2035-2042
[9]   破除种子休眠方法研究进展 [J].
鱼小军 ;
王芳 ;
龙瑞军 ;
不详 .
种子 , 2005, (07) :46-49
[10]   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J].
鱼小军 ;
王彦荣 ;
张建全 ;
孙建华 ;
董强 .
草业学报, 2004, (06)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