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品种红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被引:20
作者
游小妹
陈常颂
钟秋生
陶湘辉
王贵芳
陈荣冰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丹桂; 红茶; 加工; 生化成分;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0.01.013
中图分类号
TS272.52 [];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研究了茶树新品种丹桂鲜叶在加工红茶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丹桂在加工红茶的过程中,水浸出物含量和茶多酚总量逐渐减少;氨基酸总量先增加后减少;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变小;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和"茶三素"总量逐渐增加;儿茶素总量在加工过程中大幅度减少,毛茶中的儿茶素总量仅为鲜叶的1/10,儿茶素各组分含量也都减少,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减幅最大,其次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和D,L型儿茶素。感官审评表明,丹桂加工的红茶有甜香,滋味醇厚,汤色红艳明亮,品质较优。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不同茶树品种桐柏玉叶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J].
郭桂义 ;
刘海芳 ;
陈延彪 ;
罗娜 .
食品科技, 2007, (12) :75-77
[2]   红茶加工中物质变化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J].
段红星 ;
邵宛芳 .
福建茶叶, 2004, (02) :13-14
[3]   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丹桂选育报告 [J].
陈荣冰 ;
黄福平 ;
郭元超 ;
杨燕清 ;
邬龄盛 ;
陈广群 .
茶叶科学技术, 1997, (02) :4-11
[4]   高香优质乌龙茶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J].
陈荣冰 ;
黄福平 ;
杨燕清 .
茶叶科学技术, 1995, (04)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