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33
作者
宋宇
邹小云
贺浩华
傅军如
李海波
徐亮
辛晓云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西南昌
[3] 江西南昌
关键词
籼型杂交水稻; 三系法; 产量性状; 配合力;
D O I
10.13836/j.jjau.2004164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9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5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14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播始历期、株高、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单株草重、谷草比、生物产量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考查的多数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仅千粒重受不育系的影响较大。(3)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不育系以金23A和中9A较好,恢复系以R121和R120较好。(4)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型值则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育种研究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引用
收藏
页码:719 / 7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J].
齐绍武 ;
盛孝邦 .
杂交水稻, 2000, (03) :41-44
[2]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J].
廖伏明 ;
周绅炉 ;
盛孝邦 ;
阳和华 ;
徐秋生 .
作物学报, 1999, (05) :622-631
[3]   籼型两用核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龚光明 ;
周国锋 ;
尹楚球 ;
盛孝邦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3) :137-142
[4]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抽穗日数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J].
孙义伟 ;
李继庆 ;
刘宜柏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2) :105-108
[5]   水稻籼粳交后代生育期遗传的初步研究——Ⅰ.籼粳交后代生育期的配合力分析 [J].
李继明 .
杂交水稻, 1990, (05) :32-35
[6]   籼粳稻杂交育种的研究——Ⅲ.籼粳交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 [J].
袁龙江 ;
邢祖颐 .
作物学报, 1989, (02) :182-188
[7]   杂交粳稻若干米质性状的配合力 [J].
王才林 ;
汤玉庚 .
江苏农业学报, 1989, (01) :11-17
[8]   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J].
廖佩言 .
遗传, 1980, (05) :22-24+33
[9]  
水稻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闵绍楷等主编, 1996
[10]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