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里西维拉海盆西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33
作者
靳宁 [1 ]
李安春 [1 ]
刘海志 [2 ]
孟庆勇 [1 ]
万世明 [1 ]
徐兆凯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分布特征; 矿物组合; 物源; 帕里西维拉海盆; 菲律宾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提要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西北部的25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2μm粘土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粘土矿物的组合特点是伊利石含量最高(平均含量47%),蒙皂石含量次之(平均含量35%),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均很低(平均含量小于10%)。根据该区表层粘土矿物中伊利石、蒙皂石相对含量的分布,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种含量组合类型,据此也可以划分出两个组合分区:Ⅰ.富伊利石分区,主要位于帕劳海脊和帕里西维拉海沟之间的大部分区域的地形平坦处;Ⅱ.富蒙皂石分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帕里西维拉海沟附近和南部零星区域。根据粘土矿物的平面分布特征,结合个别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分析,认为伊利石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以西陆地及周边岛屿。伊利石的化学指数和结晶度指数表明,伊利石形成于物理风化较强的气候环境并可能与中国内陆黄土有关系,区内大部分蒙皂石具有富铁并含少量镁的特征,基性火山物质的蚀变是其主要成因,高岭石和绿泥石以陆源为主;风力的吹扬是研究区伊利石物质来源的主要输送方式,洋流作用对粘土矿物,尤其是蒙皂石矿物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04 / 5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深海沉积物分类与命名 [J].
张富元 ;
李安春 ;
林振宏 ;
章伟艳 ;
张霄宇 ;
张杰 .
海洋与湖沼, 2006, (06) :517-523
[2]   菲律宾海及其邻近海区的水文特征附视频 [J].
张弦 ;
俞慕耕 ;
江伟 ;
李培 .
海洋通报, 2004, (01) :8-14
[3]  
南海北坡ODP1146站第四纪粘土矿物记录:洋流搬运与东亚季风演化[J]. 刘志飞,A.Trentesaux,S.C.Clemens,汪品先.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03)
[4]   西菲律宾海西部海域粘土沉积物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J].
石学法,陈丽蓉,李坤业 ;
王宗良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5, (02) :61-72
[5]   马里亚纳海槽区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特征附视频 [J].
张德玉 .
黄渤海海洋, 1994, (02) :32-39
[6]   马里亚纳海槽和西菲律宾海盆更新世以来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 [J].
张德玉 .
沉积学报, 1993, (01) :111-120
[7]   中国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组成、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国刚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0, (04) :470-479
[8]  
中国粘土矿物[M]. 地质出版社 , 杨雅秀等著, 1994
[9]  
东海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秦蕴珊, 1987
[10]  
An expression of Philippine Sea plate rotation: the Parece Vela and Shikoku Basins[J] . Maria Sdrolias,Walter R. Roest,R. Dietmar Müller.Tectonophysics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