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围岩的变质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55
作者
陈丹玲
孙勇
刘良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岩片; 榴辉岩围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鱼卡河; 柴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 [区域变质作用及岩石];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利用阴极发光和LA-ICP-MS原位分析方法,对柴北缘鱼卡河超高压榴辉岩的直接围岩——石榴石白云母角闪钠长片麻岩和含蓝晶石的石榴石云母片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微量元素和U-Th-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石榴石白云母角闪钠长片麻岩中的锆石主体呈浑圆状形态,内部结构以扇状和冷杉树状为主,稀土总量和重稀土含量均较低,重稀土富集程度低,具明显正Eu异常,Th/U比值均小于0.1,指示其形成在与石榴石平衡共生而不含斜长石的变质条件下。而含蓝晶石的石榴石云母片岩中的锆石显示明显的核-边结构,核部显示碎屑锆石特征,边部为与石榴石共生的变质新生锆石。LA-ICP-MS原位定年获得两种围岩的峰期变质年龄分别为(431±3)Ma和(432±19)Ma。这两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而且与已获得的紧邻的两类超高压榴辉岩的变质年龄((436±3)Ma和(431±4)Ma)以及带内指示大陆深俯冲作用时代的都兰含柯石英副片麻岩锆石的柯石英微区年龄(424~432Ma)完全一致。参考这两类岩石与超高压榴辉岩的野外产状关系、含蓝晶石的石榴石云母片岩的原岩特征以及榴辉岩中超过变质年龄达300Ma的原岩残核的存在,共同表明,柴北缘鱼卡河超高压变质地体是典型的大陆深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本区大陆深俯冲发生的时代为430~435Ma的早古生代。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的变质演化——石榴石成分环带及矿物反应结构的证据 [J].
陈丹玲 ;
孙勇 ;
刘良 ;
张安达 ;
罗金海 ;
王焰 .
岩石学报, 2005, (04) :1039-1048
[2]   青藏高原北缘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和大陆深俯冲 [J].
宋述光 ;
张立飞 ;
Y.Niu ;
宋彪 ;
刘墩一 .
地质通报, 2004, (Z2) :918-925
[3]   柴达木盆地北缘“沙柳河岩群”的重新启用 [J].
辛后田 ;
周世军 ;
王惠初 ;
郝国杰 ;
陈能松 ;
韩英善 .
西北地质, 2004, (01) :26-33
[4]   中国西部柴北缘—阿尔金的超高压变质榴辉岩及其原岩性质探讨 [J].
杨经绥 ;
张建新 ;
孟繁聪 ;
史仁灯 ;
吴才来 ;
许志琴 ;
李海兵 ;
陈松永 .
地学前缘, 2003, (03) :291-314
[5]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榴辉岩相变质泥质岩的确定及意义 [J].
张建新 ;
孟繁聪 ;
杨经绥 .
地质通报, 2003, (09) :655-657
[6]   柴北缘锡铁山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孟繁聪 ;
张建新 ;
杨经绥 ;
许志琴 .
岩石学报, 2003, (03) :435-442
[7]   青海柴北缘新元古代超大陆裂解的地质记录——全吉群 [J].
李怀坤 ;
陆松年 ;
王惠初 ;
相振群 ;
郑建康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3, (01) :27-37
[8]   塔里木古大陆东缘的微大陆块体群 [J].
陆松年 ;
于海峰 ;
金巍 ;
李怀坤 ;
郑健康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 (04) :317-326
[9]   柴达木盆地北缘“达肯大坂群”的再厘定 [J].
陆松年 ;
王惠初 ;
李怀坤 ;
袁桂邦 ;
辛后田 ;
郑健康 .
地质通报, 2002, (01) :19-23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都兰地区榴辉岩中透长石+石英包裹体: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 [J].
宋述光 ;
杨经绥 .
地质学报, 2001, (02) :1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