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的变质演化——石榴石成分环带及矿物反应结构的证据
被引:64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安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石榴石环带;
矿物反应结构;
超高压榴辉岩;
变质演化;
柴北缘鱼卡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的典型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其中粗粒石榴石变斑晶普遍保存进变质生长环带,从核部到边部石榴石的化学成分、包体矿物的种类和粒度皆呈现出规律的分带性。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进一步表明,该榴辉岩经历了前榴辉岩相、榴辉岩相及后榴辉岩相三个主要变质演化阶段。前榴辉岩相以石榴石核部成分及核部包体矿物组合石榴石(GrtⅠ)+角闪石(AmpⅠ)+斜长石(PⅡ)+石英(Qtz)为特征,P-T 估算结果为450~500℃和0.6~0.7GPa。榴辉岩相变质阶段又可细分为早期、峰期榴辉岩和退变角闪榴辉岩三个亚相。早期榴辉岩亚相以石榴石幔部成分和幔部包体矿物组合石榴石(GrtⅡA)+绿辉石(OmpⅡA)+多硅白云母(PheⅡA)±黝帘石(Zoi)+金红石(Ru)为代表,估算的温压条件为580~640℃和2.4~2.5GPa;峰期榴辉岩相以石榴石的边部(GrtⅡB)及基质中绿辉石(OmpⅡB)和多硅白云母(PheⅡB)的核部为代表,矿物组合为 GrtⅡB+OmpⅡB+PheⅡB+Ru,估算的 P-T 条件为620~680℃和3.0~3.4GPa;退变角闪榴辉岩相以共生的石榴石的最边部(GrtⅡC)、基质绿辉石(OmpⅡC)和多硅白云母(PheⅡC)的边部及镁红闪石(AmpⅡ)组合为代表,矿物组合为 GrtⅡC+OmpⅡC+AmpⅡ+PheⅡC,估算的 P-T 条件为700~720℃和2.3~2.4GPa。后榴辉岩阶段主要为麻粒岩-高角闪岩相,以绿辉石分解形成透辉石+钠长石冠状体以及进一步分解形成韭闪石+斜长石,铁红闪石分解形成浅闪石+斜长石为代表,P-T 估算结果为550~600℃和0.6~1GPa。温压估算结果表明,鱼卡河榴辉岩经历了升温升压—升温降压—降温降压的一个顺时针 P-T 演化轨迹,它记录了从俯冲-超高压变质-抬升的连续的演化过程。峰期变质条件为630~680℃和3.0~3.4GPa,已达超高压变质范畴。榴辉岩中进变质矿物组合和生长环带的保存说明榴辉岩的形成经历了相对快速的俯冲和折返的动力学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039 / 10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阿尔金超高压(>7GPa)片麻状(含)钾长石榴辉石岩——石榴子石出溶单斜辉石的证据
[J].
刘良
;
陈丹玲
;
张安达
;
孙勇
;
王焰
;
杨家喜
;
罗金海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2)
:105-114

刘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陈丹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张安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孙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王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阿尔金英格利萨依花岗质片麻岩超高压变质
[J].
刘良
;
孙勇
;
罗金海
;
王焰
;
陈丹玲
;
张安达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184-1192

刘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安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3]
柴北缘绿梁山地区榴辉岩的产状及其成因意义初探
[J].
王惠初
;
袁桂邦
;
辛后田
;
郝国杰
;
郑健康
;
张宝华
.
中国地质,
2001, (07)
:22-27+8

王惠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袁桂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辛后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郝国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郑健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张宝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4]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发现典型超高压矿物——柯石英
[J].
杨经绥
;
宋述光
;
许志琴
;
吴才来
;
史仁灯
;
张建新
;
李海兵
;
万渝生
;
刘焰
;
邱海峻
;
刘福来
;
Shigenori Maruyama
.
地质学报,
2001, (02)
:175-17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述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吴才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史仁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万渝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刘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邱海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刘福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Shigenori Maruyam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5]
柴北缘榴辉岩的峰期和退变质年龄:来自U-Pb及Ar-Ar同位素测定的证据
[J].
张建新
;
杨经绥
;
许志琴
;
张泽明
;
陈文
;
李海兵
.
地球化学,
2000, (03)
:217-222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陈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6]
青海都兰榴辉岩的发现及对中国中央造山带内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意义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宋述光
;
吴才来
;
史仁灯
;
张建新
;
万渝生
;
李海兵
;
金小赤
;
Marc Jolivet
.
地质学报,
2000, (02)
:156-168

杨经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ofEarthSciences,UniveristyofMontpellierⅡ,Montpellier,France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ofEarthSciences,UniveristyofMontpellierⅡ,Montpellier,France

宋述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ofEarthSciences,UniveristyofMontpellierⅡ,Montpellier,France

吴才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ofEarthSciences,UniveristyofMontpellierⅡ,Montpellier,France

史仁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ofEarthSciences,UniveristyofMontpellierⅡ,Montpellier,France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ofEarthSciences,UniveristyofMontpellierⅡ,Montpellier,France

万渝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ofEarthSciences,UniveristyofMontpellierⅡ,Montpellier,France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ofEarthSciences,UniveristyofMontpellierⅡ,Montpellier,France

金小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ofEarthSciences,UniveristyofMontpellierⅡ,Montpellier,France

Marc Jolivet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ofEarthSciences,UniveristyofMontpellierⅡ,Montpellier,France
[7]
我国西部柴北缘地区发现榴辉岩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李海兵
;
吴才来
;
崔军文
;
张建新
;
陈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14)
:1544-1549

杨经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吴才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崔军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陈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8]
豫南─鄂北大别山北部高压角闪石榴辉岩的研究
[J].
刘景波,国连杰,吴颍
.
地质科学,
1997, (04)
:409-422

刘景波,国连杰,吴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9]
阿尔金山西段榴辉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J].
刘良
;
车自成
;
罗金海
;
王焰
;
高章鉴
.
科学通报,
1996, (16)
:1485-1488

刘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车自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罗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王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高章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10]
柴达木北缘石榴石橄榄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杨建军,朱红,邓晋福
;
周天祯,赖绍聪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4, (02)
:97-105

杨建军,朱红,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周天祯,赖绍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