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稀土在土壤中各形态的动态变化

被引:15
作者
黄圣彪
李德成
王东红
彭安
王德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稀土; 形态; 变化;
D O I
10.13227/j.hjkx.2002.02.025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在小麦整个生长期内定期测定外源稀土进入土壤后各形态稀土随时间的变化 ,结果为 :外源稀土进入土壤后可交换态稀土含量随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 ,减少的可交换态稀土一部分被小麦吸收 ,一部分被土壤所吸附 ,其中在分蘖期减少得最快 ;根系的分泌活动明显影响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稀土含量在拔节期前逐渐增加 ,拔节期后略有下降 ;碳酸盐结合态稀土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但下降幅度较小 ;有机物结合态与残渣态稀土含量随时间的延长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稀土在生物领域中应用研究进展 [J].
郭伯生 .
稀土, 1999, (01) :68-72
[2]   稀土元素的农业地球化学研究 [J].
杨元根 .
地质地球化学, 1996, (04) :39-43
[3]   稀土环境化学研究的近期进展 [J].
彭安 ;
王子健 .
环境科学进展, 1995, (04) :22-32
[4]   外源可溶性稀土在土壤中的形态及有效性研究 [J].
陈照喜,王晓蓉,田笠卿 .
中国稀土学报, 1995, (01)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