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化共性、相异性与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转型

被引:11
作者
汪海燕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关键词
法文化; 共性; 相异性; 模式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属于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从法文化的共性要求出发,我国应改变现行刑事诉讼中权力控制的方式,即将权力控制的主要方式从单向度的纵向权力控制转变为以同位权力之间的制衡,同时在立法中贯彻权利保障的非纯功利思想。但与此同时,法文化的相异性要求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必须要考虑本国的国情。将刑事诉讼模式定位于以职权主义为基础,同时吸收当事人主义的混合模式,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比较法律传统序论——比较法的范围、目的、法律传统和方法论 [J].
M.A.格伦顿 ;
M.W戈登、 ;
C.奥沙克维 ;
潘汉典 .
环球法律评论, 1987, (02) :13-17
[2]   美国与法国刑事司法制度之比较 [J].
乔治·W·皮尤 ;
叶逊 .
环球法律评论, 1986, (04) :16-21
[3]   论美国的法律文化 [J].
李·S·温伯格 ;
朱迪思·W·温伯格 ;
潘汉典 .
环球法律评论, 1985, (01) :1-7
[4]  
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M].汪海燕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5]  
比较法律文化.[M].(美)H.W.埃尔曼(HenryW.Ehrmann)著;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  
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王人博著;.法律出版社.1997,
[7]  
法律的原则.[M].(美)迈克尔·D.贝勒斯(MichaelD.Bayles)著;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8]  
刑事诉讼目的论.[M].宋英辉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9]  
中国法制史.[M].李铁等撰;张晋藩主编;.群众出版社.1991,
[10]  
比较法律文化.[M].(美)埃尔曼(Ehrmann;H.W.)著;贺卫方;高鸿钧译;.三联书店.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