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

被引:25
作者
李群 [1 ]
李为民 [2 ]
高属生 [1 ]
唐风鸣 [3 ]
颜浩 [4 ]
马兵 [5 ]
石平 [5 ]
高培会 [6 ]
张新高 [7 ]
代中全 [8 ]
王开禄 [9 ]
机构
[1]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3]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4]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5] 广元市人民医院
[6] 雅安市人民医院
[7] 自贡市第一人医院
[8] 遂宁市人民医院
[9]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细菌; 非典型病原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1 [肺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原分布情况及影响CAP致病原分布的因素,为四川地区CAP的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四川地区采取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收集2004年4月2005年3月期间的≥15岁的CAP患者共380例,用PORT评分标准[1]对CAP患者进行危险分级,取患者急性期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高热患者(体温>39℃)行血培养,应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血清抗体。结果:380例CAP患者的痰或血培养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率为39.74%,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6.89%,常见致病菌主要为嗜血杆菌属(8.73%)、肺炎链球菌(7.67%)及肺炎克雷伯菌(7.41%)。行血清学检测的273例CAP患者中非典型病原体69例(25.27%),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为50例(18.32%),13例(4.76%)为肺炎衣原体,6例(2.19%)为嗜肺军团菌。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22例(8.06%)。病原体的分布与季节无关(P>0.05)。肺炎支原体、嗜血杆菌属在≤30岁组的阳性率较高(P<0.05);肺炎按PORT分级,肺炎支原体、嗜血杆菌属在Ⅰ、Ⅱ级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ⅢⅣ级的患者;军团菌在≥Ⅲ级的患者中多见(5/6)(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已为首要的致病原;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是CAP最重要的病原菌;CAP的混合感染不容忽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增多。在不同年龄和不同PORT分级的患者中CAP病原体构成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北京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J].
刘又宁 ;
赵铁梅 ;
姚婉贞 ;
张丽莎 ;
贺正一 ;
焦蕴敏 ;
段蕴铀 ;
聂舟山 ;
王睿 ;
刘庆锋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4, (01) :30-33
[2]   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 [J].
黄海辉 ;
张婴元 ;
黄绍光 ;
陆权 ;
周新 ;
修清玉 ;
王岱明 ;
吴卫红 ;
汪复 .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 (06) :321-324
[4]   The epidemiology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mong hospitalized adults [J].
Porath, A ;
Schlaeffer, F ;
Lieberman, D .
JOURNAL OF INFECTION, 1997, 34 (01) :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