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谣言与交往理性

被引:4
作者
尹良润 [1 ]
阮璋琼 [2 ]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天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微博; 微博谣言; 公共领域; 交往理性;
D O I
10.13556/j.cnki.dncb.cn35-1274/j.2012.02.047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微博可以理解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但它也成为谣言的集散地。微博谣言具有频发性、"光速传播"、文本性及可编辑性和知识性等特征。目前对微博谣言的成因分析聚焦于个体心理或中观组织层面,忽视宏观社会性原因即中国的社会转型。微博谣言不能自动净化,要减少微博谣言,一方面政府应该赋予微博平台更多言论空间,另一方面微博用户应该相互质疑言辞内容的真实或合理性,任何人的言辞行动均是可否证、可批判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3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微博谣言分析及新浪辟谣机制 [J].
谭超 .
新闻实践, 2011, (09) :62-65
[2]   微博的表达权及“理想传播情景”的构建 [J].
王君超 .
中国出版, 2011, (06) :10-12
[3]   网络时代的谣言变局 [J].
夏学銮 .
人民论坛, 2009, (23) :36-37
[4]  
谣言心理学.[M].[美]奥尔波特等著;刘水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5]  
谣言.[M].(法)卡普费雷(Kapferer;J.N.)著;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