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壮女贞RAPD-PCR实验体系优化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鄢东海 [1 ]
郑道君 [2 ]
梁远发 [1 ]
令狐昌弟 [1 ]
刘国民 [2 ]
田永辉 [1 ]
机构
[1] 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
[2] 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
关键词
苦丁茶; 粗壮女贞; RAPD; 反应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以粗壮女贞嫩芽为材料,对粗壮女贞RAPD分析中一些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Taq酶用量、退火温度、延伸时间以及循环次数等因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摸索和优化.建立了适合粗壮女贞RAP-PCRD分析的优化反应体系:即25μl反应体系中Mg2+浓度为2.5mM,dNTPs浓度为200μM,Taq酶用量为2.0U,引物浓度为10pmol,模板浓度为80ng.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min,然后按94℃变性30s,37℃退火45s,72℃延伸120s,进行40个循环,最后于72℃延伸10min.以该优化的RAPD条件进行重复实验,其实验结果重现性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5种中国兰花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 [J].
谢伟 ;
乐超银 ;
周艳 ;
林直 ;
何正权 .
热带农业科学, 2005, (04) :23-27
[2]   回归分析在辣椒品种RAPD反应体系优化中的应用 [J].
张子学 ;
侯喜林 .
云南植物研究, 2005, (04) :425-432
[3]   皮下盘菌属及其近似类群RAPD-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J].
何宇峰 ;
王士娟 ;
叶光斌 ;
林英任 .
菌物研究, 2005, (02) :5-9
[4]   烟草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研究 [J].
杨友才 ;
周清明 ;
尹晗琪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5) :97-100
[5]   杜鹃花RAPD条件的优化 [J].
赵喜华 ;
王曼莹 .
生物技术, 2005, (01) :41-43
[6]   用RAPD技术探讨冬青属苦丁茶的遗传差异、亲缘关系与分类地位 [J].
张凤琴 ;
刘国民 ;
周鹏 ;
徐立新 ;
郭安平 .
云南植物研究, 2004, (06) :637-644
[7]   女贞苦丁茶挥发油成分分析 [J].
童华荣 ;
高爱红 ;
袁海波 ;
朱琳 ;
汪海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4, (01) :53-55
[8]   RAPD标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探析 [J].
陈宏 ;
孙维斌 ;
雷初朝 ;
王敏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139-142
[9]   四川苦丁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J].
唐茜 ;
单虹丽 ;
杨安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237-240
[10]   影响RAPD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素研究 [J].
周章乐 ;
王振英 ;
彭永康 .
华北农学报, 2003, (03)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