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粳稻新品种新稻19号产量构成及相关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3
作者:
薛应征
[1
,2
]
胡宁
[1
,2
]
孙建权
[1
,2
]
王书玉
[1
,2
]
刘贺梅
[1
,2
]
胡秀明
[1
,2
]
机构:
[1]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
[2] 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粳稻;
新稻19号;
产量构成;
农艺性状;
D O I:
10.19462/j.cnki.1671-895x.2010.04.022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粳稻新品种新稻19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在河南省11个试验点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稻19号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变异系数较大,均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其中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正向作用最大,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沿黄地区超级粳稻选育应注重选择较大穗型并兼顾有效穗数多的品种较易达到超高产育种目标。在栽培技术上,应主攻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并协调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之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3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