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法理学”、“法律哲学”名词考述

被引:13
作者
程燎原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近代; 法理学; 法律哲学; 法律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摘要
在中国,"法理"古已有之。但"法理学"、"法律哲学"名词则自域外传入,并为中国法学家所广泛认知与界定。总体而言,不仅存在着"法理学"与"法律哲学"概念的错混,而且在实质上,"法理学"理论的发展,比"法律哲学"更见成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走出概念的泥淖——“法理学”与“法哲学”之辨 [J].
舒国滢 .
学术界, 2001, (01) :101-110
[2]   法哲学名词的产生及传播考略 [J].
郑永流 .
中外法学, 1999, (01) :13-19
[3]   法理学学科的缘起和在当代所面临的问题 [J].
舒国滢 .
法学, 1998, (10) :11-14
[4]  
《饮冰室合集》集外文[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梁启超著, 2005
[5]  
法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罗斯科·庞德(RoscoePound)著, 2004
[6]  
饮冰室文集点校[M]. 云南教育出版社 , 梁启超著, 2001
[7]  
王国维文集[M].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姚淦铭, 1997
[8]  
立法理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英)边沁(Bentham,Jeremy)著, 1993
[9]  
康有为全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清)康有为撰, 1992
[10]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岱年 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