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热历史及构造-热演化特征

被引:53
作者
邱楠生
李善鹏
曾溅辉
机构
[1]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
[4] 北京
[5] 北京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济阳坳陷; 磷灰石裂变径迹; 镜质组反射率; 热历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4 [地热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镜质组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温标方法模拟的济阳坳陷地温演化情况表明,地温梯度在坳陷的演化过程中是逐渐降低的。在孔店组-沙河街组沉积期间地温梯度是较高的,最高可达5.5~6.0℃/100m,但在此期间地温梯度下降较快,在东营组沉积时期降为3.5~4.5℃/100m;在馆陶组沉积时期地温梯度变化很小,至第三纪末地温梯度已降至目前的3.5℃/100m左右。济阳坳陷的构造沉降特征表现为孔店组至沙四段沉积期间(65~43Ma)的快速构造沉降阶段和沙三段沉积(43Ma)以后的热沉降阶段,盆地的地热史模拟结果和构造沉降所揭示的坳陷演化阶段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坳陷热历史研究为渤海湾盆地的构造-热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渤海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王良书
    刘绍文
    肖卫勇
    李成
    李华
    郭随平
    刘波
    罗毓晖
    蔡东升
    [J]. 科学通报, 2002, (02) : 151 - 155
  • [2] 沉积盆地热史模拟方法及其在山东沾化凹陷中的应用
    程本合
    曹忠祥
    [J]. 地质论评, 2000, 46(S1) (S1) : 280 - 283
  • [3] 渤海盆地热历史及构造-热演化特征
    胡圣标
    张容燕
    罗毓晖
    蔡东升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6) : 748 - 755
  • [4]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构造—热历史分析
    邱楠生
    冯石
    廖兴明
    李忠飞
    [J]. 石油学报, 1998, (02) : 43 - 46+5
  • [5]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古地温分析
    杨绪充
    [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3) : 23 - 33
  • [6] 试论济阳坳陷的地温场
    杨绪充
    [J].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1) : 14 - 26
  • [7] 渤海地温场特点的初步研究
    陈墨香
    黄歌山
    汪缉安
    邓孝
    汪集旸
    [J]. 地质科学, 1984, (04) : 392 - 401
  • [8] 中国石油地质志[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胜利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