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不得已原则研究——以界分不法行为为视角

被引:5
作者
梅象华
机构
[1]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关键词
刑法谦抑原则; 刑法不得已原则; 调整对象; 刑事和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德日刑法谦抑思想是近年来刑法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刑法迈向文明的今天,不法行为尽可能地用民法或行政法规制的理念有其合理内核。然一味地坚持刑法谦抑原则,则可能导致刑事不法与民事、行政不法界限模糊,进而在司法认定上出现刑事问题民事化或行政化倾向。刑法不得已原则基于刑法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吸收谦抑原则的积极因素,探寻刑事不法行为在形式和实质上不同于民事、行政不法行为的基本属性,也将检视刑事和解制度在当下刑事立法和司法上的正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刑法散得集.[M].陈忠林著;.法律出版社.2003,
[2]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意)杜里奥·帕多瓦尼(TullioPadovani)原著;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
[3]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德)康德(Kant)著;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
[4]  
法哲学原理.[M].(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5]   刑法谦抑在中国——四校刑法学高层论坛 [J].
徐卫东 ;
西原春夫 ;
关哲夫 ;
李洁 ;
贾宇 ;
梅传强 ;
李永升 ;
徐岱 ;
冯卫国 ;
童德华 ;
陈忠林 ;
张旭 ;
李韧夫 ;
华伟 ;
闵春雷 ;
李邦友 ;
高珊琦 ;
陈玉范 ;
夏勇 ;
王充 .
当代法学, 2007, (01)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