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玉米自交系的聚类分析

被引:7
作者
彭云承
朱涛
艾合买提江
艾尔居马
崔新菊
机构
[1] 新疆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2] 新疆伊犁州种子站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杂种优势;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 2个玉米自交系和国内常用的 8个玉米自交系的 13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10个自交系被分成了 7类 ,即掖 4 78与C86 0 5、4 4 9为一类 ,A6 19与 2 4 2为一类 ,丹 340、吉85 3、B73、Mo17和B84各为一类。根据杂优模式规律 ,同类之间无杂交优势 ,不同类之间有较大杂优模式。但我们研究的结果并非完全如此。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国玉米自交系Mo17的突变株早17在新疆的应用 [J].
彭云承 ;
马学明 ;
艾合买提江 ;
何海明 .
玉米科学, 2003, (01) :43-44
[2]   山东省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种质创新研究 [J].
刘治先 ;
郭庆法 ;
汪黎明 ;
韩静 ;
葛晓轩 .
玉米科学, 2001, (04) :10-13
[3]   东北早熟春玉米主要种质优势类群的划分 [J].
史桂荣 .
玉米科学, 2001, (04) :27-30
[4]   系统聚类分析法在玉米自交系分类中的应用 [J].
彭云承 ;
张正 .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01) :34-36
[5]   美国玉米杂优模式在新疆的应用与改良 [J].
程杰 ;
李树成 ;
严公丁 ;
徐明忠 .
玉米科学, 1998, (04) :34-36
[6]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吴景锋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