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丰谷构造上三叠统须四段特低渗储层成岩储集相与成岩演化序列

被引:11
作者
林煜 [1 ,2 ]
徐樟有 [1 ,2 ]
吴胜和 [1 ,2 ]
倪玉强 [1 ,2 ]
郁智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川西拗陷; 丰谷构造; 须四段; 特低渗储层; 成岩储集相; 成岩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西拗陷丰谷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储层属致密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在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对该段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阶段、成岩储集相及其成岩演化序列进行研究,探讨须四段优质储层成因机制.结果表明:须四段储层成岩储集相可以划分成4类,即弱压实强溶蚀残余粒间孔-溶孔成岩储集相、压实溶蚀溶孔成岩储集相、中强压实弱溶蚀溶孔-微孔隙成岩储集相和强压实致密成岩储集相.由于不同的储层成岩储集相经历了不同的成岩演化序列,使得储层中的残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的形成条件各不同,储层中孔隙的发育程度主要决定于岩石的组分、孔隙的压实、自生矿物的充填以及多期溶蚀作用等因素,并与酸性流体的注入有紧密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114 +1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四段和须二段储集层成岩-储集相及其成岩演化序列 [J].
徐樟有 ;
吴胜和 ;
张小青 ;
赵艳 ;
曾小英 ;
张晓玉 .
古地理学报, 2008, (05) :447-458
[2]   准噶尔盆地西缘二叠-三叠系扇控成岩储集相成因机理 [J].
邹才能 ;
侯连华 ;
匡立春 ;
况军 .
地质科学, 2007, (03) :587-601
[3]   苏里格气田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特征 [J].
李海燕 ;
彭仕宓 .
石油学报, 2007, (03) :100-104
[4]   新立油田扶杨油层成岩储集相研究 [J].
薛永超 ;
程林松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1) :22-25+31
[5]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 [J].
张忠民 ;
涂强 ;
赵澄林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3) :8-11+17
[6]   吉林四五家子油田下白垩统泉二段储层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 [J].
黄述旺 ;
窦齐丰 .
地球科学, 2002, (06) :723-728
[7]   松辽盆地泰康地区中部含油组合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成因 [J].
窦同君 ;
王文广 ;
刘国范 ;
何红玉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2) :1-4+107
[8]   枣南油田孔店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模式 [J].
徐樟有,魏萍,熊琦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1) :7-12
[9]  
陆相油藏描述[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一伟等著, 1997
[10]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郑浚茂,庞明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