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研究

被引:30
作者
刘吉峰 [1 ]
李世杰 [1 ]
秦宁生 [2 ]
于守兵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
关键词
土壤质地转换; 可蚀性K值; 青海湖流域;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6.03.004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以土壤亚类为基础,依据青海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建立了青海湖流域土壤亚类理化性质数据库。使用Wischmeier建立的通用方程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方法转换不同粒径标准的土壤质地;分别使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最小饱和水力传导率来确定土壤的结构和渗透级别。根据计算结果,建立了青海湖流域土壤可蚀性的分级指标。结果显示,中等和高等可蚀性K值的土壤面积分别占流域土壤总面积的72.1%和15.5%,土壤易于侵蚀。使用Arc/ Info对青海湖流域土壤地图进行数字化得到值的K空间分布图,分析了流域可蚀性K值的分布规律及其土壤沙化原因,这对青海湖流域水土保持及流域长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西藏生态脆弱区人为作用对生态退化的影响 [J].
徐增让 ;
成升魁 ;
闵庆文 ;
邹秀萍 .
干旱区地理, 2005, (06) :740-745
[2]   干旱区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对土壤粒度分布的影响 [J].
许文强 ;
罗格平 ;
陈曦 ;
肖鲁湘 .
干旱区地理, 2005, (06) :800-804
[3]   利用TM数据提取干旱区土地覆被信息的方法比较 [J].
沙占江 ;
马海州 ;
李玲琴 ;
樊启顺 ;
黄华兵 ;
杨海镇 ;
曹广超 .
干旱区地理, 2005, (01) :59-64
[4]   西部干旱区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J].
马媛 ;
师庆东 ;
潘晓玲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16-519
[5]   陕西关中全新世以来黄土塬区土壤侵蚀研究 [J].
杜娟 ;
赵景波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35-539
[6]   近40a来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J].
韩添丁 ;
叶柏生 ;
丁永建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53-557
[7]   我国西部地区湖泊水资源利用与湖水咸化状况分析 [J].
姜加虎 ;
黄群 .
干旱区地理, 2004, (03) :300-304
[8]   西藏高原土壤可蚀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初步研究 [J].
王小丹 ;
钟祥浩 ;
王建平 .
干旱区地理, 2004, (03) :343-346
[9]   国外土壤侵蚀模型发展概述 [J].
汪东川 ;
卢玉东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02) :35-40
[10]   土壤可蚀性K值的计算和K值图的制作方法研究—以南京市方便水库小流域为例 [J].
姜小三 ;
潘剑君 ;
杨林章 ;
卜兆宏 .
土壤, 2004, (02) :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