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水稻遗传群体株系氮素高效吸收的主要根系性状

被引:11
作者
陈琛 [1 ]
羊彬 [1 ]
朱正康 [1 ]
曹文雅 [1 ]
罗刚 [1 ]
周娟 [1 ]
王祥菊 [2 ]
于小凤 [1 ]
袁秋梅 [1 ]
仲军 [1 ]
王熠 [1 ]
黄建晔 [1 ]
王余龙 [1 ]
董桂春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扬州职业大学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 氮素吸收; 根系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采用遗传背景相似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114个水稻株系为供试材料,依据成熟期单株吸氮量和单株籽粒产量两个性状进行聚类,将供试群体分为6种类型,并按单株吸氮量从低到高排序分为A、B、C、D、E和F类。结果表明:1)供试群体单株吸氮量差异较大,变幅为0.32g0.91g,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85倍。2)吸氮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但前者对产量的正向贡献度显著大于后者。3)随着吸氮量的增加,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吸氮量类型与产量类型并不完全吻合,高吸氮量仅是产量提高的重要基础,产量可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4)不同类型间遗传群体株系活性性状(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差异较小,根系形态性状(根总长、根干质量、最长根长、众数根长)及冠根比差异显著,氮高吸高产型水稻单株不定根总长、单株根干质量、最长根长、众数根长、冠根比显著大于氮低吸低产型水稻。5)综合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影响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水稻遗传群体株系氮素高效吸收主要根系性状为单株根干质量、抽穗期冠根比、最长根长和单株不定根总长。通过遗传改良根系的形态性状可实现氮素吸收能力的显著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90 / 39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小流域农业面源氮污染时空特征及与土壤呼吸硝化关系分析.[J].欧阳威;蔡冠清;黄浩波;耿晓君;.环境科学.2014, 06
[2]   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冈优527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J].
孙永健 ;
马均 ;
孙园园 ;
徐徽 ;
严奉君 ;
代邹 ;
蒋明金 ;
李玥 .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 (10) :2047-2061
[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 [J].
侯守国 ;
杜子芳 ;
冯沛 .
统计与决策, 2014, (07) :140-142
[4]   立足于解决高投入条件下的氮污染问题 [J].
蔡祖聪 ;
颜晓元 ;
朱兆良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 (01) :1-6
[5]   氮肥运筹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J].
朱齐超 ;
危常州 ;
李美宁 ;
朱金龙 ;
吴诚 ;
王佳 .
中国水稻科学, 2013, 27 (04) :440-446
[6]   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J].
董桂春 ;
王熠 ;
于小凤 ;
周娟 ;
彭斌 ;
李进前 ;
田昊 ;
张燕 ;
袁秋梅 ;
王余龙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22) :4570-4582
[7]   影响粳稻品种吸氮能力的根系性状 [J].
于小凤 ;
李进前 ;
田昊 ;
彭斌 ;
张燕 ;
王熠 ;
袁秋梅 ;
黄建晔 ;
王余龙 ;
董桂春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21) :4358-4366
[8]   水稻生长、根系生理特性和ABA含量的基因型差异与耐盐性的关系 [J].
张振华 ;
刘强 ;
宋海星 ;
荣湘民 ;
Abdelbagi MIsmail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05) :1035-1043
[9]   硝态氮供应下植物侧根生长发育的响应机制 [J].
汪洪 ;
高翔 ;
陈磊 ;
王盛锋 ;
刘荣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1005-1011
[10]   利用重测序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定位水稻粒型QTL [J].
徐建军 ;
赵强 ;
汤在祥 ;
赵元凤 ;
朱磊 ;
徐辰武 ;
顾铭洪 ;
韩斌 ;
梁国华 .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 (04) :36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