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缢管蚜在三个小麦品种上取食行为的EPG比较

被引:19
作者
胡想顺
赵惠燕
胡祖庆
李东鸿
张宇红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 小麦; 取食行为; 抗性; 刺探电位图谱技术;
D O I
10.16380/j.kcxb.2007.11.008
中图分类号
S435.122 [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应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在不同小麦品种(Ww2730、小偃22和Batis)苗期的取食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偃22上蚜虫开始取食的第1次刺探时间最晚,且持续时间最短;在Ww2730上取食受到机械阻力的个体最多,且出现F波的几率和持续时间最长;两品种上蚜虫在木质部主动摄取汁液(G波)花费的时间最长。在Batis上,蚜虫口针第1次到达韧皮部时需要分泌较多水溶性唾液(E1波),但随后只需分泌较少的水溶性唾液就可以成功取食,而且被动吸食韧皮部汁液的时间(E2波)最长。蚜虫口针在到达小偃22韧皮部取食之前,出现多次的口针试探、回撤,并且多次、多量分泌水溶性唾液(E1波);虽然蚜虫在小偃22上口针最先到达韧皮部,但被动吸食韧皮部汁液的时间(E2波)最短。由此得出结论:小偃22表皮部、韧皮部存在阻碍禾谷缢管蚜取食的物理和生化因素;禾谷缢管蚜在Ww2730取食遇到更多的是细胞间机械阻力;Batis是较感蚜的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105 / 11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小麦苗期禾谷缢管蚜生物学反应及抗蚜性分析 [J].
胡想顺 ;
赵惠燕 ;
胡祖庆 ;
郭晓晨 ;
徐烈琴 ;
李东鸿 ;
张宇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157-162
[2]   两种麦蚜取食诱导小麦抗性品种后对后来取食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李军 ;
赵惠燕 ;
Udo HEIMBACH ;
Thomas THIEME .
昆虫学报, 2007, (02) :197-201
[3]   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的原理与发展 [J].
胡想顺 ;
刘小凤 ;
赵惠燕 .
植物保护 , 2006, (03) :1-4
[4]   B型烟粉虱在甘蓝、西葫芦和辣椒上的刺吸取食行为 [J].
岳梅 ;
罗晨 ;
郭晓军 ;
张芝利 .
昆虫学报, 2006, (04) :625-629
[5]   EPG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J].
罗晨 ;
岳梅 ;
徐洪富 ;
张芝利 .
昆虫学报, 2005, (03) :437-443
[6]   蜂蜜模拟麦蚜蜜露危害对小麦产量和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J].
杨益众 ;
印毅 ;
王红 ;
余月书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1) :268-271+305
[7]   35个草坪草品种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研究 [J].
胡木林 ;
陈燕 ;
郑小林 ;
吴海生 ;
曾富华 .
园艺学报, 2004, (06) :784-787
[8]   棉蚜寄主专化型及其形成的行为机理 [J].
王咏妙 ;
张鹏飞 ;
陈建群 .
昆虫学报, 2004, (06) :760-767
[9]   七种与小麦近缘的野生植物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生化机制 [J].
李庆 ;
叶华智 ;
杨群芳 ;
蒋素蓉 .
植物保护学报, 2004, (01) :1-5
[10]   茉莉酸诱导小麦幼苗对麦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J].
刘勇 ;
陈巨莲 ;
倪汉祥 ;
胡萃 .
植物保护学报, 2001, (04) :32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