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及其伦理旨趣——基于芬伯格工具化理论的视角

被引:14
作者
张务农
机构
[1] 河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技术工具; 生活世界; 伦理旨趣; 工具化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教育技术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自胡塞尔把"科学世界"从"生活世界"中分置出来并将两者对立,技术工具作为科学的构造物便被当作异化生活世界的力量,这使得教育技术工具的应用被认为会剔除教育世界原本丰富的意义和多元的价值。芬伯格的工具化理论却提出,技术工具并非纯粹的科学构造物而是生活世界塑造的结果,技术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共同决定着技术工具实践的最终样态,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工具对教育世界的不利影响并非必然。以工具化理论的视角看来,可以通过对生活世界中教育问题的分析,讨论教育技术工具实践所面临的社会文化困境,进而为教育技术工具的合理运用构建相应的伦理原则:就伦理起点层面而言,教育技术工具是"因变量"而非"自变量",因而成就了教育技术工具的乐观主义;就伦理中介层面而言,价值中介在教育技术工具实践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因而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应用主体的创造性空间;就伦理实现层面而言,教育技术工具作用的发挥需接受生活世界意义结构的筛选,因而也不应对技术变革教学抱过高期望。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混合式学习认知工具的结构与秩序 [J].
张务农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 39 (01) :54-61
[2]   翻转课堂“翻而不转”——基于传播学的释疑 [J].
刘芳 .
江苏高教, 2017, (05) :47-51
[3]   教学媒体:由技术工具论、工具实在论到具身理论的范式转换 [J].
张刚要 ;
李艺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4) :17-23
[4]   人造物、意向性与生活世界 [J].
舒红跃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 (03) :83-85+99+112
[5]  
在理性与经验之间.[M].芬伯格.金城出版社.2015,
[6]  
技术哲学导论.[M].乔瑞金; 牟焕森; 管晓刚;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德) 胡塞尔 (Husserl;E.) ; 著.商务印书馆.2001,
[8]  
认知工具的理论与教学应用研究.[D].成丽娟.江西师范大学.2005, 04
[9]  
物联网空间域的泛传播构型.[D].艾莉莎.北京邮电大学.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