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胁迫下两种鹿角珊瑚虫黄藻荧光值的变化

被引:12
作者
黄玲英 [1 ,2 ]
余克服 [1 ]
施祺 [1 ]
赵美霞 [1 ]
陈天然 [1 ]
严宏强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
关键词
鹿角珊瑚; 金属锌胁迫; 叶绿素荧光; 生理响应;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446
中图分类号
X171.5 [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生长的花鹿角珊瑚(Acropora florida)和浪花鹿角珊瑚(Acropora cytherea)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金属锌的胁迫环境,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试两种珊瑚虫黄藻在不同浓度硫酸锌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实验结果显示:(1)当珊瑚暴露在相对低浓度锌(105.6μg/L)条件下,枝条较细的浪花鹿角珊瑚的最大光化学产量(Fv/Fm)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快速下降;较粗的花鹿角珊瑚前6天无明显反应,但到第8天时其Fv/Fm和rETRmax亦开始显著下降;(2)当珊瑚暴露在相对高浓度锌(599.4μg/L)条件下时,两种鹿角珊瑚颜色均快速变浅,第2天即大面积露出白色骨骼,Fv/Fm下降到0.3以下,不再对光强产生响应,指示珊瑚已死亡。实验结果揭示了珊瑚虫黄藻光合作用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过程,表明锌污染对造礁珊瑚虫黄藻光合能力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到珊瑚生长,高浓度的锌使虫黄藻光合作用快速衰减直至停止,导致珊瑚短时间内死亡。
引用
收藏
页码:357 / 3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近50a来三亚鹿回头石珊瑚物种多样性的演变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赵美霞 ;
余克服 ;
张乔民 ;
施祺 .
海洋环境科学, 2009, 28 (02) :125-130
[2]   重金属毒性对刺参幼参SOD活性的影晌 [J].
孙振兴 ;
张梅珍 ;
徐炳庆 ;
刘阳 ;
唐玉霞 ;
宋志乐 .
海洋科学, 2009, 33 (02) :27-31
[3]   海南岛鹿回头石珊瑚对高温响应行为的实验研究 [J].
李淑 ;
余克服 ;
施祺 ;
陈天然 ;
赵美霞 ;
严宏强 .
热带地理, 2008, 28 (06) :534-539
[4]   磷酸盐胁迫对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J].
时翔 ;
谭烨辉 ;
黄良民 ;
黄小平 ;
李元超 ;
董志军 .
生态学报, 2008, (06) :2581-2586
[5]   南海北部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的种间与空间差异及其对珊瑚礁白化的影响 [J].
李淑 ;
余克服 ;
施祺 ;
陈天然 ;
赵美霞 ;
赵建新 .
科学通报, 2007, (22) :2655-2662
[6]   三亚湾滨珊瑚中的重金属及环境意义 [J].
黄德银 ;
施祺 ;
张叶春 .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03) :35-38
[7]   海南三亚湾海域水质状况评价 [J].
何雪琴 ;
温伟英 ;
何清溪 .
台湾海峡, 2001, (02) :165-170
[8]   Bioaccumulation of zinc in the scleractinian coral Stylophora pistillata [J].
Ferrier-Pagès, C ;
Houlbrèque, F ;
Wyse, E ;
Richard, C ;
Allemand, D ;
Boisson, F .
CORAL REEFS, 2005, 24 (04) :636-645
[9]   Impact of bleaching conditions on the components of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in the zooxanthellae of a coral [J].
Hill, R ;
Frankart, C ;
Ralph, PJ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2005, 322 (01) :83-92
[10]   Temporal patterns in effective quantum yield of individual zooxanthellae expelled during bleaching [J].
Ralph, PJ ;
Larkum, AWD ;
Kühl, M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2005, 316 (01)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