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化学拆分组分的制备及其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杨志欣
孟永海
王秋红
杨炳友
匡海学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吴茱萸; 性味物质基础; 性味药理学; 化学拆分组分; 镇痛作用;
D O I
10.19664/j.cnki.1002-2392.2011.04.005
中图分类号
R285.1 [中药药性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建立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考察吴茱萸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的镇痛作用,为阐明吴茱萸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双提法、醇沉、萃取、大孔吸附树脂及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和技术的联合应用,建立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并进一步考察吴茱萸水煎液及其各化学拆分组分对醋酸扭体法所致疼痛的影响。结果:将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拆分为吴茱萸内酯单体、生物碱1组分、生物碱2组分、醇沉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各实验组给药后,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对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物碱1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文建立的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拆分方法可行,工艺稳定,重现性好,能够实现全成分拆分,且各拆分组分间化学成分基本无交叉,尽量保持原型;吴茱萸具有一定镇痛作用,物质基础为生物碱1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的中药性味理论研究新模式 [J].
匡海学 ;
王艳宏 ;
王秋红 ;
杨炳友 ;
程伟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 13 (01) :25-29
[2]   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与研究方法的探索 [J].
匡海学 ;
程伟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 11 (06) :768-771
[3]   吴茱萸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 [J].
战光绪 ;
吴大正 ;
胡之璧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 (02) :62-64
[4]   吴茱萸药理研究述评 [J].
周莲娣 ;
李建春 .
中医药学刊, 2005, (01) :159-160
[5]   抗病毒药物的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 [J].
魏国义 ;
胡仪吉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1, (08) :454-456
[6]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陈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