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地区雨季对流层大气的特征分析

被引:12
作者
陈学龙 [1 ]
马耀明 [1 ]
孙方林 [2 ]
李茂善 [2 ]
王树舟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地区; 大气边界层; 风温廓线仪; 无线电探空; 低空急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3 [高空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7年7月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综合观测站的边界层塔、无线电探空和风温廓线仪观测资料,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雨季低层大气风温湿等特征。珠峰地区雨季近地层风速、风向、温度等有明显的日变化。近地层风的日变化有两个很明显的阶段,00:00~14:30受谷风的影响而刮偏北风,14:30~24:00受冰川风的影响以偏南风为主。白天的冰川风比夜间的谷风要强些。中午13:30在600 m以下存在强水平风速垂直切变,这可能是珠峰地区发生降雨的重要原因之一。低空急流在夏季比较常见。对流层平均降温率为0.685K/100m。低层大气的相对湿度一般有两个峰值高度,最大值在4000 m以下,第二峰值高度不固定,到16000 m以后相对湿度超不过10%。各层大气的风速风向差别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280 / 12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风廓线结构的观测研究.[D].李剑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 05
  • [2]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一次观测研究
    孙方林
    马耀明
    马伟强
    李茂善
    [J]. 高原气象, 2006, (06) : 1014 - 1019
  • [3]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近地层能量交换分析
    李茂善
    戴有学
    马耀明
    仲雷
    吕世华
    [J]. 高原气象, 2006, (05) : 807 - 813
  • [4] 青藏高原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近地层观测研究
    刘宇
    邹捍
    胡非
    [J]. 高原气象, 2004, (04) : 512 - 518
  • [5] 河西地区不同下垫面边界层特征分析
    奥银焕
    吕世华
    陈玉春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2) : 215 - 219
  • [6] 珠峰地区云状特征分析
    王元红
    [J]. 西藏科技, 2002, (08) : 52 - 54
  • [7] 珠穆朗玛峰地区大气气溶胶元素成分的监测及分析
    张仁健
    邹捍
    王明星
    周立波
    朱光华
    [J]. 高原气象, 2001, (03) : 234 - 238
  • [8] 绿洲和湖泊的冷岛效应
    苏从先
    胡隐樵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87, (10) : 756 - 758
  • [9] 现代气象观测.[M].张霭琛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 [10]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观测分析与动力学研究.[M].周明煜等著;.气象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