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间供给驱动的碳排放溢出与反馈效应

被引:9
作者
张友国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碳排放; 溢出-反馈效应; 供给驱动;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减缓区域间的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对中国协调区域发展和实现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供给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供给视角下三区域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的分析方法,继而测算了2002-2010年中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碳排放溢出-反馈乘数和实际效应。研究发现,在整个研究时期内东、中部对西部以及东、中部之间的溢出乘数有所下降,但西部对东、中部的溢出乘数有所上升。同时,三大地区的反馈乘数则都有所上升。不过,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都显著上升,因而各区域各种实际的碳排放效应在整个研究时期内都显著上升。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的溢出乘数明显小于中、西部对东部地区的溢出乘数,且东部地区的反馈乘数也几乎一直小于中部和西部。不过,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远远大于中、西部,因而东部地区各种实际的碳排放效应在整个研究时期内都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相应的实际碳排放效应。三大地区碳排放溢出及反馈乘数效应较大的部门很相似,它们都以采掘业及相关下游重工业为主,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碳排放溢出及反馈乘数效应较小的部门则主要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为减缓区域间供给驱动的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地区间应当加强在碳减排领域的合作,以此提升区域间供应链的碳排放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高各部门特别是碳排放密集型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应大力发展清洁型战略新兴产业并严格控制碳密集型产业的扩张,从而优化产业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碳排放视角下的区域间贸易模式:污染避难所与要素禀赋 [J].
张友国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8) :5-19
[2]   出口对中国区域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测度——基于1997-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J].
唐志鹏 ;
刘卫东 ;
公丕萍 .
地理学报, 2014, 69 (10) :1403-1413
[3]   区域碳排放空间转移特征及其经济溢出效应 [J].
孙立成 ;
程发新 ;
李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8) :17-23
[4]  
内生的环境规制:“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的再检验[J]. 林季红,刘莹.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1)
[5]   中国沿海与内陆间经济影响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J].
潘文卿 .
统计研究, 2012, 29 (10) :30-38
[6]   基于隐含碳排放的碳减排目标研究 [J].
张增凯 ;
郭菊娥 ;
安尼瓦尔·阿木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2) :15-21
[7]   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 [J].
姚亮 ;
刘晶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16-19
[8]   中国三大地带间的产业关联及其溢出和反馈效应——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的实证研究 [J].
吴福象 ;
朱蕾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5) :140-152
[9]   中国沿海与内陆间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 [J].
潘文卿 ;
李子奈 .
经济研究, 2007, (05) :68-77
[10]   地区间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 [J].
潘文卿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 (07) :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