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被引:47
作者
毛汉英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
关键词
能源合作; 中国; 俄罗斯; 中亚五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6.2 [能源工业、动力工业];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能源供应安全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现代化进程。通过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能源合作来扩展石油与天然气来源,与传统的海运进口方式相比,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省运费和时间,而且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也可大大提高。本文从地理学和地缘政治角度,在深入分析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开展能源合作的战略背景、现实需要、资源储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能源合作项目和发展计划,预测了未来至2030年不同时间点的能源合作潜力与规模。主要结论如下:①至2015年,来自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原油在中国原油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将由2010年的12.3%上升至20%,而天然气由10%上升至50%,两者相加占中国油气综合进口量的26%;②至2020年,来自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原油、天然气和油气综合进口量所占比例分别上升至28%、70%和38%;③至2030年,分别占26%、75%和40%。本文筛选并展望了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已经开展或即将开展的10项重要能源合作项目。为进一步提升能源合作,本文重点推荐了4种合作模式,即贷款换石油模式、产量分成模式、联合经营模式和技术服务模式,认为应妥善协调能源合作中的矛盾与问题,加强能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并重视改善能源合作开发区域的民生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433 / 14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Z].金碚 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   世界能源地理研究进展及学科发展展望 [J].
杨宇 ;
刘毅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5) :818-830
[3]   2011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 [J].
田春荣 .
国际石油经济, 2012, 20 (03) :56-66+111
[4]   中国崛起的国际地缘战略研究 [J].
杜德斌 ;
马亚华 .
世界地理研究, 2012, 21 (01) :1-16
[5]   俄罗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发展战略 [J].
韩学强 .
石油科技论坛, 2011, 30 (06) :47-55+71
[6]   中亚地缘政治新格局及其对中国的战略影响 [J].
陆俊元 .
世界地理研究, 2011, 20 (02) :8-14
[7]   近30年来俄罗斯石油工业发展概述 [J].
韩学强 .
石油科技论坛, 2011, 30 (01) :41-47+71
[8]   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及出口贸易进展述评 [J].
王丹辉 .
中外能源, 2010, (08) :19-24
[9]   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J].
史春阳 .
中国经贸导刊, 2010, (15) :39-40
[10]   中亚油气资源出口新格局 [J].
寇忠 .
国际石油经济, 2010, 18 (05) :39-4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