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成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及成藏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

被引:10
作者
冯乔 [1 ]
耿安松 [2 ]
廖泽文 [2 ]
张小莉 [3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碳氢同位素; 分布模式; 天然气成藏;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7.03.00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在线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属于煤成气,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构成了3类不同的分布模式,即榆林型(C2—P2)、苏里格型(P1—P2)和神木-米脂型(P3)。榆林型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符合随碳数增加δ13C与δD值均逐渐变重的热成因气的变化规律,为成熟—较高成熟阶段的产物;苏里格型天然气C3H8的δ13C3与δDC3值均出现比C2H6偏轻的特征,可能是煤岩生烃过程中,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效应固有特征的反映;神米型的突出特点是石千峰组天然气的碳氢同位素值明显比其下伏气藏偏轻,δ13C1、δ13C2偏轻约2.5‰,δDC1值偏轻约12‰(榆17井),可能为较高热演化阶段凝析油裂解和(或)运移分馏聚集而成。这3类气藏碳氢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热演化阶段煤成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的固有特征,从而为天然气聚集与成藏研究提供了重要例证。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乙烷稳定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地质应用
    帅燕华
    邹艳荣
    彭平安
    张水昌
    熊永强
    刘金钟
    [J]. 地球化学, 2006, (02) : 151 - 156
  • [2] 氧化作用对气态烃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于林平
    潘长春
    刘金钟
    傅家谟
    [J]. 地球化学, 2005, (03) : 269 - 277
  • [3] 煤岩及其主显微组份热解气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
    刘文汇
    宋岩
    刘全有
    秦胜飞
    王晓锋
    [J]. 沉积学报, 2003, (01) : 183 - 190
  • [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生成
    刘新社
    席胜利
    付金华
    王涛
    王欣
    [J]. 天然气工业, 2000, (06) : 19 - 23+9
  • [5] 天然气碳同位素部分反序与乙烷碳同位素特征的模拟研究
    郑建京
    吉利明
    孟仟祥
    [J]. 沉积学报, 1999, (S1) : 811 - 814
  • [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天然气来源及混源比计算
    夏新宇
    赵林
    戴金星
    张文正
    李剑峰
    [J]. 沉积学报, 1998, (03) : 75 - 79
  • [7] 天然气混源作用对同位素判源的影响
    夏新宇
    李春园
    赵林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 105 - 106+109+7-8+15-1
  • [8] 论乙烷碳同位素在天然气成因类型研究中的应用
    刚文哲
    高岗
    郝石生
    黄志龙
    朱雷
    不详
    [J]. 石油实验地质 , 1997, (02) : 164 - 167
  • [9]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判别标志
    刘文汇,徐永昌
    [J]. 沉积学报, 1996, (01) : 110 - 116
  • [10] 煤型气烃类组分的稳定碳、氢同位素组成研究
    陈践发,李春园,沈平,应光国
    [J]. 沉积学报, 1995, (02) : 59 -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