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

被引:14
作者
莫琪江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甘肃省;
D O I
10.13432/j.cnki.jgsau.2008.04.002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供给小于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人均生态赤字为0.85 hm2.生态协调性系数指标分析显示,甘肃省的发展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本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不足,处于一种生态不协调状态.对16 a生态足迹分析发现,甘肃省于1998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且呈逐年加剧的状况,2006年达0.85,表明甘肃省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承载力已超过阈值,生态状况极其脆弱,仍然处于区域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甘肃省生态足迹动态测度与分析 [J].
陶明娟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4) :65-68
[2]   甘肃省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 [J].
曹瑾 ;
王生林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01) :59-60
[3]   甘肃省1990—2002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J].
于兴丽 ;
陈兴鹏 ;
蒋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2) :100-103
[4]   陕西省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分析 [J].
张青峰 ;
吴发启 ;
田冬 ;
卫三平 ;
李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1) :35-40
[5]   四川省的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附视频 [J].
刘自娟 ;
张文秀 ;
戎晓红 .
中国水土保持, 2006, (08) :26-28
[6]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估 [J].
杨振 ;
牛叔文 ;
常慧丽 ;
刘正广 .
经济地理, 2005, (04) :542-546
[7]   广西1990-2002年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卢远 ;
华璀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3) :51-55
[8]   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J].
蔺海明 ;
颉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5) :827-832
[9]   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 [J].
岳东霞 ;
李自珍 ;
惠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3) :454-463
[10]   区域生态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述评 [J].
邓波 ;
洪绂曾 ;
龙瑞军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28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