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与碳排放效率评价

被引:26
作者
陈思茹 [1 ]
张帅 [2 ]
袁长伟 [3 ]
机构
[1]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3]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碳减排; RAM模型; 双赢绩效; 非效率来源;
D O I
10.19721/j.cnki.1001-7372.2019.01.017
中图分类号
F512 [中国]; X82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评价交通运输经济与碳排放绩效,探寻经济和碳减排双赢的改进路径,提出交通运输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及联合效率概念。针对中国30个省市区,以资本存量、煤类消费量、油类消费量、新能源消费量、从业人员作为投入要素,交通运输综合换算周转量和行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CO2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RAM模型测度评估中国30个省市区的交通运输行业经济、碳排放及联合效率,探究3种效率的分布特征及变动规律,并利用非效率分解模型研究非效率来源,探索改进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区之间的交通运输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和联合效率均存在明显差异,且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呈现不同的梯度分布特性; 2006~2016年的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及联合效率总体上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6~2011年,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和联合效率均呈波动上升,第2阶段为2011~2016年,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和联合效率轻微波动,并逐渐趋于平稳。非效率分解模型表明:能源过度消耗是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和联合效率的主要非效率来源; CO2过度排放是碳排放效率和联合效率非效率的主要来源;行业增加值产出不足是经济效率和联合效率非效率的主要来源。这说明推广新能源,提升交通运输运营效率,革新交通减排技术是能够实现双赢的重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交通强国愿景下我国交通行政管理趋势及应对 [J].
赵光辉 .
广西社会科学, 2018, (04) :97-100
[2]   中国省域交通运输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J].
袁长伟 ;
张帅 ;
焦萍 ;
武大勇 .
资源科学, 2017, 39 (04) :687-697
[3]   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及资本回报率估算 [J].
李杰伟 ;
张国庆 .
当代财经, 2016, (06) :3-14
[4]   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 [J].
谢守红 ;
蔡海亚 ;
夏刚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 (05) :13-18
[5]   江苏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预测及减排情景分析研究 [J].
陈露露 ;
赵小风 ;
赖力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 (10) :13-17
[6]   基于LMDI分解方法的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变化分析 [J].
喻洁 ;
达亚彬 ;
欧阳斌 .
中国公路学报, 2015, 28 (10) :112-119
[7]   我国各地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绩效评价研究 [J].
冯梅 ;
王成静 .
经济问题, 2015, (08) :66-70
[8]   基于DEA的陕西省交通运输效率评价与分析 [J].
王冬冬 ;
李丽琴 ;
肖亮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4, 44 (20) :33-38
[9]   中国制造业环境效率、行业异质性与最优规制强度 [J].
韩晶 ;
陈超凡 ;
施发启 .
统计研究, 2014, 31 (03) :61-67
[10]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测度及因素分解 [J].
徐雅楠 ;
杜志平 .
物流技术, 2011, 30 (11) :16-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