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覆盖度不同配置灌丛内风流结构与防风效果的风洞实验

被引:45
作者
杨文斌 [1 ]
卢琦 [1 ]
吴波 [1 ]
杨红艳 [2 ]
赵爱国 [3 ]
王晶莹 [2 ]
胡小龙 [2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2]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灌木群丛; 低覆盖度; 风洞实验; 风流结构; 防风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低覆盖度灌木群丛是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分布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植被,也是人工修复沙地应遵从的植被。通过风洞试验模拟了覆盖度在20%左右的三种水平配置格局的灌木群丛内风流结构与防风固沙效果。结果表明:①水平配置格局不同,低覆盖度灌木群丛的防风效果差异显著,行带式模式具有非常显著的阻碍和降低风速的作用(风速降低36%43%);等株行距模式次之,风速降低7%28%;随机不均匀配置模式内局部有风速抬升现象,②行带式模式内形成规整的随灌丛带波动的流场结构,而随机不均匀配置模式内形成由多个风影区和风速加速区组合的非常复杂的流场结构,等株行距模式居于二者之间。③带间宽度在56cm和64cm时的防风效果较带宽为32cm和40cm好。说明覆盖度降低到11%13%,行带式模式的防风效果仍然不会降低。④两行一带配置均表现防风效果优于单行配置,且随试验风速的增大防风效果更好。
引用
收藏
页码:791 / 7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低覆盖度沙蒿群丛的水平配置结构与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J].
杨文斌 ;
赵爱国 ;
王晶莹 ;
姚建成 ;
田永桢 ;
胡小龙 ;
杨红艳 .
中国沙漠, 2006, (01) :108-112
[2]   科尔沁沙地杨树固沙林密度、配置与林分生长过程初步研究 [J].
杨文斌 ;
王晶莹 ;
王晓江 ;
刘立城 ;
魏永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4) :33-38
[3]   中国风沙物理研究五十年(Ⅰ) [J].
董治宝 .
中国沙漠, 2005, (03) :293-305
[4]   干旱、半干旱区人工林边行水分利用特征与优化配置结构研究 [J].
杨文斌 ;
王晶莹 .
林业科学, 2004, (05) :3-9
[5]   沙坡头铁路防护体系防护效益系统仿真研究 [J].
胡孟春 ;
屈建军 ;
赵爱国 ;
李宏 ;
孙宏义 ;
不详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 2004, (02) :140-147
[6]   沙坡头铁路防护体系阻沙效益风洞实验研究 [J].
胡孟春 ;
赵爱国 ;
李农 .
中国沙漠, 2002, (06) :76-79
[7]   稀疏天然植被对输沙量的影响 [J].
凌裕泉 ;
屈建军 ;
金炯 .
中国沙漠, 2003, (01) :14-19
[8]   “两行一带式”杨树丰产林的优势及效益分析 [J].
杨文斌 ;
潘宝柱 ;
阎德仁 ;
姚建成 ;
刘清泉 ;
阿腾格 ;
崔清涛 .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7, (03) :5-8+16
[9]   金字塔形沙纹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 [J].
屈建军 ;
张伟民 ;
吴丹 .
科学通报, 1992, (20) :1870-1872
[10]   风沙流结构的研究 [J].
马世威 .
中国沙漠, 1988, (03)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