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均衡发展的内容体系研究——基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视角

被引:7
作者
彭波 [1 ]
邹蓉 [2 ,3 ]
机构
[1]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3]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优质均衡; 教师均衡; 资源配置; 教育质量; 结构; 素养; 培训交流;
D O I
10.13694/j.cnki.ddjylt.2017.03.002
中图分类号
G635.1 [教师、班主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由基本均衡开始向优质均衡迈进后,发展重点也相应地由数量均衡转向质量均衡。在追求质量均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均衡始终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一定区域内教师的均衡发展,本质上是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因此本研究从资源配置理论出发,遵循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运用的原则,对教师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与选择,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体系,以指引教师均衡发展的努力方向。此体系主要包括教师结构、教师素养及教师培训等三个方面,其中教师结构是教师均衡发展的外显部分,包括年龄、学科、性别、学历、职称等方面,教师素养则主要体现教师均衡发展的内隐要求,包括职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核心能力等,外显与内隐之间的部分内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师培训与交流即是两者转化的重要环节,它既是促进教师成长,推进区域内教师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内涵要求及路径选择——兼论义务教育质量的特性 [J].
彭波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 35 (23) :9-12
[2]  
资源经济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曲福田主编, 2001
[3]  
欠发达县域基础教育师资配置问题研究[D]. 赵国君.苏州大学 2008
[4]  
教育质量:概念、特性及保障[J]. 彭波.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0(08)
[5]   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J].
孙红梅 .
继续教育研究, 2009, (05)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