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有助于部门法学

被引:24
作者
雷磊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部门)法教义学; 法概念论; 法学方法论; 法伦理学; 疑难案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哲学所面对的最大批评在于与部门法学及司法实践的疏离。部门法学知识的主体是法教义学,而法哲学是关于法的一般哲学理论,两者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疑难案件的场合。在法概念论的层面上,法概念争议会影响疑难案件中法律规范之效力的认定,这可能但不必然会影响裁判结论,但必然会影响判决的整个论证和说理的思路。在法学方法论的层面上,法律适用基本模式的分歧会造成裁判论证方式上的重要区分,司法哲学立场的差异可能会对相同的案件得出不同的裁判结论。在法伦理学的层面上,规范伦理学立场间的对立会影响个案的裁判后果。总之,法哲学的作用方式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通常在法教义学框架和体系内发挥作用;它旨在复杂化而非简化论证,试图揭示问题背后深层而复杂的理论分歧。
引用
收藏
页码:1178 / 1201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1]  
许霆案的法理分析[N]. 人民法院报. 2008 (005)
[12]  
许霆案的定罪与量刑[N]. 张明楷.人民法院报. 2008 (005)
[13]  
功利主义[M]. 商务印书馆 , 约翰·穆勒, 2017
[14]  
法哲学导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迪特玛尔·冯·尔·普佛尔滕, 2017
[15]  
后果主义[M]. 华夏出版社 , 德莱夫, 2016
[16]  
北航法律评论[M]. 法律出版社 , 李昊, 2016
[17]  
刑法哲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15
[18]  
法律获取的程序[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考夫曼, 2015
[19]  
拉德布鲁赫公式[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雷磊, 2015
[20]  
电车难题[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卡思卡特,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