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油气运聚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

被引:56
作者
冯乔 [1 ]
张小莉 [2 ]
王云鹏 [3 ]
樊爱萍 [2 ]
柳益群 [2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捕获压力; 东胜铀矿;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均一温度、捕获压力及其变化的研究表明,上古生界液态烃和天然气具有长期运聚两期充注的特点,捕获压力在平面上为南高北低、北东部最低,成藏后大量天然气散失和油气向北东方向迁移,及砂岩型铀矿的地球化学特性等暗示油气可能为东胜大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748 / 7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冯乔 ;
马硕鹏 ;
樊爱萍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27-32
[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王锋 ;
陈洪 .
地质学报, 2005, (06) :737-747
[3]   流体动力系统对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影响及其意义——以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为例 [J].
康永尚 ;
邱楠生 ;
刘洛夫 ;
文永红 ;
张越迁 ;
姚新玉 ;
张年富 ;
王绪龙 .
地质学报, 2004, (05) :704-709
[4]   沉积体系分析与河道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讨论——以鄂尔多斯中新生代盆地东胜地区为例 [J].
吴仁贵 ;
陈安平 ;
余达淦 ;
祝民强 ;
周万蓬 .
铀矿地质, 2003, (02) :94-99
[5]   试论鄂尔多斯北部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 [J].
狄永强 .
铀矿地质, 2002, (06) :340-347
[6]   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与战略选区——以二连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陈法正 .
铀矿地质, 2002, (03) :138-143
[7]   陕甘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研究 [J].
王金平 .
铀矿地质, 1998, (06) :330-337
[8]   微生物和有机质在512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中的作用 [J].
赵瑞全 ;
秦明宽 ;
王正邦 .
铀矿地质, 1998, (06) :338-343+379
[9]   孔隙流体压力与流体排驱的关系 [J].
冯乔 ;
张小莉 .
地质论评, 1997, (03) :29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