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恰布林剖面大竹卡组孢粉组合及其时代和古环境、古地理意义

被引:8
作者
李建国
郭震宇
张一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大竹卡组; 时代; 古环境; 古地理;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3 [微体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西藏日喀则沿雅鲁藏布江分布的大竹卡组为一套杂色的砂砾岩沉积,与新生代印度—劳亚板块的碰撞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具有密切的联系。迄今为止,其中尚未有可靠的化石发现用于指示时代。当前研究根据从大竹卡组中的一些粉、细砂岩中获得的较丰富的孢粉化石,首次探讨其沉积时期的古植物区系和陆地生态环境特征。孢粉组合以榆科和胡桃科具孔类和壳斗科三(拟孔)沟类被子植物花粉占优势,也见有较多的蕨类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两气囊花粉,其时代可能是渐新世—早中新世。孢粉组合反映大竹卡组沉积期间恰布林一带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揭示印度、劳亚大陆碰撞早期的热带—南亚热带低山丘陵环境。植物区系横向对比表明,恰布林自始新世末以来向北位移了大约500km。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西藏仲巴白垩纪—古近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J].
李建国 ;
张一勇 ;
蔡华伟 ;
郭震宇 ;
万晓樵 .
地质学报, 2008, (05) :584-593+723
[2]   东海陆架西南部台北坳陷古近纪孢粉植物群的时空分布 [J].
张一勇 ;
姜亮 ;
李建国 ;
王建平 .
古生物学报, 2003, (02) :223-238
[3]   中国早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纲要 [J].
张一勇 .
古生物学报, 1995, (02) :212-227
[4]  
New constraints on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the Lower Miocene Gangrinboche conglomerates, Yarlung Tsangpo suture zone, SE Tibet[J] . Jonathan C. Aitchison,Aileen M. Davis,Badengzhu,Hui Luo.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2002 (3)
[5]  
Paleogene island arc collision-related conglomerates, Yarlung–Tsangpo suture zone, Tibet[J] . Aileen M Davis,Jonathan C Aitchison,Hui Luo,Sergei Zyabrev.Sedimentary Geology . 2002 (3)
[6]  
Age of initiation of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Asia: A review of stratigraphic data[J] . David B. Rowle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