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环境刑事立法新探

被引:2
作者
吕志祥
蒋华林
机构
[1] 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环境刑法; 外部不经济性; 范式转换; 立法重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6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由于传统环境民事、行政责任规制的疲软与对外部不经济性的内化不足,环境刑法的出现便具有了其历史的必然与必要。扭转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道德伦理范式进而转向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态中心主义是环境刑事立法的应然选择。立基于社会利益格局的改变、道德共同体内涵的拓展与社会风险管理的需要,以生态中心主义为纲重塑我国环境刑法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走向理性化的科学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科学革命的结构.[M].(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社会问题经济学.[M].(美)夏普(AnselM.Sharp)等著;郭庆旺;应惟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德国刑法教科书.[M].(德)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zV.Liszt)著;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
[4]  
法益初论.[M].张明楷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5]  
经济学.[M].(美)萨缪尔森;(美)诺德豪斯著;高鸿业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6]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提升政府社会风险管理水平 [J].
叶进 ;
王灵凤 ;
邹驯智 .
甘肃社会科学, 2008, (01) :196-198+185
[7]   论生态法益在刑法法益中的独立地位 [J].
简基松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 (05) :20-24
[8]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转变——兼论道德共同体范围的扩展 [J].
曹明德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03) :41-46
[9]   伦理观念的嬗变对现代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以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的环境法律观为中心 [J].
汪劲 .
现代法学, 2002, (02) :124-130
[10]   台湾环境刑法与环境犯罪研究 [J].
王秀梅 .
中国刑事法杂志, 1999, (03) :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