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型煤系烃源岩天然气贡献率定量计算——以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为例

被引:4
作者
戴箫 [1 ]
关平 [1 ]
韩定坤 [2 ]
刘若冰 [2 ]
谢小琴 [1 ]
张巍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元坝气田; 须家河组; 有机质类型; 煤系烃源岩; 定量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非常规油气和川东北陆相天然气勘探的迅速发展,急需厘清各类型烃源岩对整个气藏的贡献。因此,选择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作为突破,通过控制变量对比研究,发现分散型有机质源岩与聚集型有机质源岩各约占须家河组烃源岩的90%和10%。干酪根镜检分析表明,分散型有机质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和Ⅲ型,分别约占55%和45%,聚集型有机质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天然气同位素及组分等成因性质分析表明,元坝地区须家河组气藏煤型气与油型气各约占70%和30%。计算表明,聚集型有机质源岩对元坝须家河组气藏贡献率约为60%。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D].盘昌林.成都理工大学.2011, 02
  • [2] 川东北须家河组物源分析与沉积体系研究.[D].淡永.成都理工大学.2011, 04
  • [3] 川东北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分析.[D].王积宝.浙江大学.2010, 08
  • [4]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e systematics of bacterial formation and oxidation of methane.[J].Michael J. Whiticar.Chemical Geology.1999, 1
  • [5]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胡见义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 [6] 四川盆地元坝和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源探讨——兼答印峰等
    戴金星
    廖凤蓉
    倪云燕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2) : 250 - 256
  • [7] 也谈致密砂岩气藏的气源——与戴金星院士商榷
    印峰
    刘若冰
    秦华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1) : 125 - 128
  • [8]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沉积发育模式探讨
    徐宇艳
    黄光辉
    谭思哲
    杜宇斌
    [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2, 22 (03) : 17 - 20+24
  • [9] 四川盆地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生烃史
    李军
    郭彤楼
    邹华耀
    张国常
    李平平
    张彦振
    [J].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3) : 25 - 28+123
  • [10] 川东北元坝地区中浅层天然气气源及成因类型
    刘若冰
    郭彤楼
    邵明莉
    [J].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06) : 34 - 3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