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植株通气系统与稻田CH4排放相关性研究

被引:26
作者
傅志强 [1 ]
黄璜 [1 ]
何保良 [1 ]
谢伟 [1 ]
廖晓兰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水稻植株; 通气组织; 甲烷排放;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水稻植株是稻田甲烷(CH4)排放的重要通道,90%的CH4气体由水稻植株通气组织排放到大气中。探讨水稻植株通气组织与水稻CH4排放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为水稻栽培和育种实践中减排CH4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005年早、晚两季大田试验测定了16个水稻品种CH4排放量和植株地上部各节间组织16个数量特征及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早、晚两季,杂交稻品种CH4排放量比常规稻分别减少了29.8%和6.9%;早、晚品种植株节间组织数量特征与CH4排放量相关的因子并不一致。水稻植株地上部5个节间中与CH4排放量相关的因子主要在第2、3节间,其次是第1节间。早稻品种中与CH4排放量达α=0.01水平显著相关的仅有第2节间叶鞘横切面积与节间横切面积之比;晚稻品种中与CH4排放量达α=0.01以上水平的因子按相关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株高、第1节间叶鞘维管束面积与茎壁横切面积之比、第3节间叶鞘横切面积与节间横切面积之比、第2节间维管束总面积与节间横切面积之比、第1节间维管束总面积与茎壁横切面积之比、第3节间茎秆维管束面积与茎秆横切面积之比。株高、维管束面积、气腔面积是影响水稻植株甲烷排放的重要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458 / 14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产甲烷细菌数量 [J].
邓晓 ;
廖晓兰 ;
黄璜 .
生态学报, 2004, (08) :1696-1700
[2]   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研究 [J].
王华 ;
黄璜 ;
杨志辉 ;
廖晓兰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4) :23-26+44
[3]   水稻植株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J].
贾仲君 ;
蔡祖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2049-2053
[4]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穗颈节间组织与籽粒充实特性的研究 [J].
马均 ;
马文波 ;
周开达 ;
汪旭东 ;
田彦华 ;
明东风 ;
许凤英 .
作物学报, 2002, (02) :215-220
[5]   种植杂交稻对甲烷排放及土壤产甲烷菌的影响 [J].
段彬伍 ;
卢婉芳 ;
陈苇 ;
陆雅海 ;
郭望模 ;
WassmannR ;
LantinRS .
农业环境保护, 1999, (05) :203-208
[6]   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J].
王增远 ;
徐雨昌 ;
李震 ;
王步军 ;
过益先 ;
丁玉萍 ;
王占珍 .
作物学报, 1999, (04) :441-446
[7]   水稻穗颈节间组织与颖花数的关系 [J].
黄璜 .
作物学报, 1998, (02) :193-200
[8]   水稻穗颈维管束数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J].
徐正进 ;
陈温福 ;
曹洪任 ;
张龙步 ;
杨守仁 .
作物学报, 1998, (01) :47-54
[9]   水稻田甲烷的减排方法研究 [J].
李晶 ;
王明星 ;
陈德章 .
中国农业气象, 1997, (06) :11-16
[10]   水稻品种以及施肥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J].
邵可声 ;
环境模拟和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分室 ;
李震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4) :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