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水稻植株通气系统与稻田CH4排放相关性研究
被引:26
作者:
傅志强
[1
]
黄璜
[1
]
何保良
[1
]
谢伟
[1
]
廖晓兰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水稻植株;
通气组织;
甲烷排放;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水稻植株是稻田甲烷(CH4)排放的重要通道,90%的CH4气体由水稻植株通气组织排放到大气中。探讨水稻植株通气组织与水稻CH4排放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为水稻栽培和育种实践中减排CH4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005年早、晚两季大田试验测定了16个水稻品种CH4排放量和植株地上部各节间组织16个数量特征及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早、晚两季,杂交稻品种CH4排放量比常规稻分别减少了29.8%和6.9%;早、晚品种植株节间组织数量特征与CH4排放量相关的因子并不一致。水稻植株地上部5个节间中与CH4排放量相关的因子主要在第2、3节间,其次是第1节间。早稻品种中与CH4排放量达α=0.01水平显著相关的仅有第2节间叶鞘横切面积与节间横切面积之比;晚稻品种中与CH4排放量达α=0.01以上水平的因子按相关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株高、第1节间叶鞘维管束面积与茎壁横切面积之比、第3节间叶鞘横切面积与节间横切面积之比、第2节间维管束总面积与节间横切面积之比、第1节间维管束总面积与茎壁横切面积之比、第3节间茎秆维管束面积与茎秆横切面积之比。株高、维管束面积、气腔面积是影响水稻植株甲烷排放的重要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458 / 146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