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主权:理论缘起、演化脉络与争议挑战

被引:10
作者
毛维准 [1 ]
卜永光 [2 ]
机构
[1]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政治系
[2]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关键词
主权; 负责任主权; 责任; 大国责任; 国际责任;
D O 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14.02.006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负责任主权"是当前国际关系主权理论面对的新议题,这是主权理论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嬗变的必然结果。它一方面源于主权概念之历史逻辑与内在的"正当性"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应对当前全球问题的一种理论选择。"负责任主权"理论并不是对传统主权理论的单纯挑战或背离。在从"权利"、"控制"与"能力"视角走向"责任"视角的过程中,"负责任主权"实际上与主权的特定历史传统(如"大国责任")一脉相承;同时,它在概念建构过程中也逐渐丰富其内涵,从最初的"保护"、"预防"与"反应"功能扩充到"构建/重建"乃至于"关怀"功能。当前"负责任主权"研究逐渐体现出"自由论"与"社群论"两种不同的责任观。作为一种新框架,"负责任主权"已经在结构、逻辑、标准、内容与层次方面展现出若干理论特征。尽管面临许多理论争议与实践挑战,"负责任主权"中的某些因素有助于推动中国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缓解崛起过程中的困境,展现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63+156 +156-157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1] 大国的责任[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金灿荣, 2011
  • [12] 行动与世界体系[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法) 蒙布里亚尔, 2007
  • [13] 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挪威)托布约尔·克努成(TorbjrnL.Knutsen)著, 2004
  • [14] 国将不国?[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D.赫尔德, 2004
  • [15] 没有政府的治理[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 2001
  • [16] 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王逸舟著, 1995
  • [17] 利维坦[M]. 商务印书馆[英]霍布斯(Hobbes), 1985
  • [18] Sovereignty-building: three images of positive sovereignty projected through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J] . Touko Piiparinen.Global Change, Peace & Security . 2012 (3)
  • [19] When Duty Calls: A Pragmatic Standard of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J] . Robert A. Pape.International Security . 2012 (1)
  • [20] The Concept of Sovereignty Revisited[J] . Jens Bartelson.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