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构型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及QTL作图

被引:57
作者
李永祥
王阳
石云素
宋燕春
王天宇
黎裕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 籽粒构型; 产量; QTL;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探讨玉米籽粒构型性状(粒长、粒宽、粒厚、粒形等)与产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籽粒构型性状相关QTL的检测与定位。【方法】以自交系齐319和黄早四构建的226个F2:3家系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出籽率模拟运算及QTL定位等方法,对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北京春播和河南夏播)玉米籽粒构型与产量性状间相关性进行探讨,并初步分析籽粒构型性状遗传基础。【结果】单穗产量与绝大多数籽粒构型性状显著相关,特别是与粒长的相关系数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单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粒长、粒厚、穗长、出籽率和粒长/穗半径。出籽率是影响果穗同化产物分配状况的衡量指标,受到粒长、粒长/穗半径、穗长和粒宽的显著影响。模拟运算亦表明粒长/穗半径与出籽率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对在两个生态环境下籽粒构型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QTL进行了检测,共检测到了36个QTL。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部分QTL定位在相同的染色体区域;同时,还有不同性状的QTL定位在相同或临近的染色体区域。【结论】玉米籽粒构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籽粒构型QTL与产量相关QTL的重叠区域对剖析玉米产量形成遗传机制可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08 / 41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氮胁迫和正常条件下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J].
刘宗华 ;
汤继华 ;
卫晓轶 ;
王春丽 ;
田国伟 ;
胡彦民 ;
陈伟程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1) :2409-2417
[2]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J].
周远和 ;
吴永升 ;
覃兰秋 ;
谭贤杰 ;
周锦国 .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04) :356-358
[3]   论春玉米区新的育种目标与策略——对郑单958、先玉335国审以后的思考 [J].
孙发明 ;
焦仁海 ;
刘兴二 ;
徐艳荣 .
种子科技, 2006, (02) :44-46
[4]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 [J].
万建民 .
作物学报, 2006, (03) :455-462
[5]   不同生态环境下玉米产量性状QTL分析 [J].
兰进好 ;
李新海 ;
高树仁 ;
张宝石 ;
张世煌 .
作物学报, 2005, (10) :1253-1259
[6]   玉米优良杂交种豫玉22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J].
汤华 ;
黄益勤 ;
严建兵 ;
刘宗华 ;
汤继华 ;
郑用琏 ;
李建生 .
作物学报, 2004, (09) :922-926
[7]   “九五”期间我国玉米品种已基本实现一次更换 [J].
孙世贤 .
种子科技, 2000, (06) :30-32
[8]   河南省1963~1993年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及其组成性状的遗传增益 [J].
张泽民 ;
刘丰明 ;
李雪英 .
作物学报, 1998, (02) :182-186
[9]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mapping and epistatic analysis for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using molecular markers with an elite maize hybrid [J].
Jian-bing Yan ;
Hua Tang ;
Yi-qin Huang ;
Yong-lian Zheng ;
Jian-sheng Li .
Euphytica, 2006, 149 :121-131
[10]  
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under drought conditions in tropical maize. 2. Yield components and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strategies[J] . J.-M. Ribaut,C. Jiang,D. Gonzalez-de-Leon,G. O. Edmeades,D. A. Hoisington.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7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