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有利于中国的农村减贫——基于财政支农、城镇化两类途径的实证研究

被引:4
作者
段龙龙 [1 ]
王林梅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 四川大学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城镇化; 农村减贫; 面板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借助中国省际动态面板和静态面板模型探讨财政支农与城镇化对农村减贫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的农村减贫得益于财政支农工具与城镇化战略的交互协同效应,但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减贫的促进效益更强;财政支农投入中的扶贫性投入和就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更有利于东部地区农村脱贫,而综合性开发支出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则在中西部地区更具农村减贫的拉动效果;虽然我国的农村贫困存在明显的"棘轮效应",但随着财政分权、农业经营规模和农村医疗教育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贫困发生率会得到相应抑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减贫效应分析——基于健康、教育、社会保险、外出务工比较视角 [J].
刘欢 .
经济经纬, 2017, 34 (05) :43-48
[2]   城镇化的减贫机制与效应——基于发展中经济体视角的经验研究 [J].
何春 ;
崔万田 .
财经科学, 2017, (04) :52-64
[3]   市场还是政府:评估中国农村减贫政策 [J].
周敏慧 ;
陶然 .
国际经济评论, 2016, (06) :63-76+5
[4]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与贫困监测 [J].
鲜祖德 ;
王萍萍 ;
吴伟 .
统计研究, 2016, 33 (09) :3-12
[7]   贫困乡城转移、城市化模式选择对异质性减贫效应的影响 [J].
单德朋 ;
郑长德 ;
王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9) :81-92
[8]  
新型城镇化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土地依赖吗[J]. 段龙龙,叶子荣.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5(02)
[10]   农村减贫:应该更关注教育还是健康?——基于收入增长和差距缩小双重视角的实证 [J].
程名望 ;
Jin Yanhong ;
盖庆恩 ;
史清华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13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