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生命的意义:人机联袂的底层逻辑与教育路向

被引:7
作者
刘钊 [1 ]
胡凡刚 [2 ]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关键词
人机联袂; 底层逻辑; 教育路向; 生命意义; 境脉融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人机联袂”被视为人在未来较为理想的存在与发展模式。人机联袂构想的产生意味着在人的认知中,人工智能从被支配的工具变成了地位平等的协作伙伴。此构想的实现需要人彻底抛弃霸权逻辑,以人文精神重构价值体系,为人工智能提供正确的模板与范本。在人机联袂境遇中,为确保人的价值主体地位,教育的目的就必须超越纯粹的价值实现,而要去培养能够进行生命意义审思的人。为达成此目的,教育必须借助人机联袂的技术条件,将真实境脉与虚拟境脉有效整合以构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并通过充分的信息交互引发主体对多元生命意义的体悟与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技术时代教育哲学的技术观 [J].
李润洲 .
中国电化教育, 2022, (04) :79-84+92
[2]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目的的转向 [J].
于泽元 ;
那明明 .
中国电化教育, 2022, (01) :66-72
[3]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伦理思考 [J].
李子运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11) :39-45
[4]   预见人工智能的未来及其教育影响——以社会性科幻为载体的思想实验 [J].
顾小清 ;
蔡慧英 .
教育研究, 2021, 42 (05) :137-147
[5]   人类教师与AI教师联袂之道:从双存走向共生 [J].
于英姿 ;
胡凡刚 .
远程教育杂志, 2021, 39 (03) :94-103
[6]   人机协同:理解并建构未来教育世界的方式 [J].
毛刚 ;
王良辉 .
教育发展研究, 2021, 41 (01) :16-24
[7]   隐忧与消解:智能技术之于教育的伦理省思 [J].
于英姿 ;
胡凡刚 .
远程教育杂志, 2020, 38 (03) :55-64
[8]   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教育:定位、内涵与样态 [J].
张广斌 .
南京社会科学, 2019, (09) :139-144
[10]   “网络学习境脉”的概念模型 [J].
郑燕林 ;
李卢一 ;
王以宁 .
中国电化教育, 2007, (08)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