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蕴

被引:5
作者
姜超
周小理
机构
[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务处
关键词
大学教师; 主体性发展; 理论内涵; 实践意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传统的大学教师发展大多体现出外部的工具化期待,造成教师主体在发展目标、发展形式和教师交往等层面的普遍缺失。大学教师主体性发展是对教师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发挥,意味着教师自我的完满改造和群体的共生。它既表现为一种发展能力和发展倾向,也表现为一种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促进大学教师主体性发展,需要在实践中更加重视教师个人维度,建设支撑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组织机构,并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发展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吴振利.东北师范大学.2010, 10
[2]   论自我改造与主体性教育之实践本性的重建 [J].
陈菊 ;
包兵兵 .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 5 (04) :3-7
[3]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建设趋势研究——以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陈述稿为分析样本 [J].
李红惠 .
复旦教育论坛, 2013, 11 (01) :29-33
[4]   “人”、“我”、“心”、“身”——兼论哲学的性质与现代哲学的特点 [J].
张曙光 .
江海学刊, 2010, (04) :5-12+238
[5]   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 [J].
和学新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1) :65-71
[6]   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 [J].
和学新 .
教育研究, 1997, (11) :36-40
[7]  
学术权利的政治哲学基础.[M].周佳; 编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8]  
伙伴协作与教师赋权.[M].操太圣; 卢乃桂;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9]  
主体性哲学.[M].郭湛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  
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李为善;刘奔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