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前后的全球主要股指联动与动态稳定性比较

被引:33
作者
黄飞雪
谷静
李延喜
苏敬勤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联动效应; 亚超度量空间; 最小生成树; 全球股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传统参数分析法可能存在参数和指标多样化而导致结果迥异的问题,提出直接从真实交易数据入手,采用具有准确拓扑序列的亚超度量空间方法.通过对2005年7月22日至2009年6月30日全球最具代表性的52个股指的日数据,并以2008年9月15日为金融危机前后的分界点进行实证,结果发现: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股市股指间地理区域聚集效应更加明显,各股指间的相关程度显著提高,其联动性更强;全球股指的动态稳定性在整体上是相对稳定的;在金融危机后,美国的股指影响力在降低,而中国在增强.为了避免全球股指剧烈波动,金融监管应该是全球协调的,而不应是一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单独行为.应保持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多样性(差别化)",来防止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带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引用
收藏
页码:1729 / 174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