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荒野研究框架与关键课题

被引:42
作者
曹越
杨锐
机构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荒野; 中国荒野; 研究框架; 荒野保护地; 自然保护地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世界荒野保护运动正在稳健发展,在国家层面,已有48个国家通过法律认定荒野保护地;在国际层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荒野大会促进形成了荒野保护的全球合力,并呼唤中国参与。在分析世界荒野保护运动发展概况后,梳理荒野的经典定义,进一步从荒野观念、荒野地、荒野保护地3个维度阐释荒野概念。在概念阐释的基础上,分析国内荒野研究与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中国荒野研究框架,阐述中国荒野研究的对象、范畴、主题、参与学科、目标,并提出中国荒野研究的10项关键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荒野地生态修复法律问题研究:以美国1964年荒野法案为视角(英文).[A].马允;.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14,
[2]  
荒野及其在西方风景画中呈现方式研究.[A].孟宪平;.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2011,
[3]   荒野与园林——“生态园林主义”建构的思考 [J].
陈望衡 ;
郝娉婷 ;
齐君 .
中国园林, 2016, 32 (10) :50-53
[4]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 [J].
赵智聪 ;
彭琳 ;
杨锐 .
中国园林, 2016, 32 (07) :11-18
[5]   荒地的概念、分类及其生态功能解析 [J].
宫丽彦 ;
程磊磊 ;
卢琦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12) :1969-1981
[6]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政策解读 [J].
王蕾 ;
苏杨 .
风景园林, 2015, (11) :78-84
[7]   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九对关系 [J].
杨锐 .
中国园林, 2014, 30 (08) :5-8
[8]   印度历史学者拉姆昌德拉·古哈的环境史研究述评 [J].
刘旭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2 (04) :13-21
[9]   威廉·克罗农的环境史研究中的主要观念探析 [J].
陈林博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2 (04) :22-29
[10]   论“境”与“境其地” [J].
杨锐 .
中国园林, 2014, 30 (06)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