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天山中、新生代构造转折的砂岩碎屑与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12
作者
李忠
郭宏
王道轩
林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3]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天山; 库车坳陷; 盆山系统; 沉积记录; 构造转折; 中生代~新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天山南麓库车坳陷砂岩全岩主元素分析表明, 沉积记录在下三叠统-中三叠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下白垩统-古新统、中新统-上新统等4个界面发生较大变化或突变, 这与砂岩骨架、碎屑重矿物的成分(组合)变化基本一致. 中生代~新生代沉积过程呈5段式发展: (1) 碎屑组合主要表现为从褐红色粗碎屑沉积到灰色-深灰色细碎屑沉积、红色中-细碎屑沉积、红色-杂色碎屑夹膏盐沉积, 最后转变为褐灰色粗碎屑沉积, 岩屑成分成熟度相应呈不稳定-稳定-不稳定-较不稳定- 极不稳定组合产出, 后晚侏罗世以碳酸盐岩等沉积岩岩屑的增加为显著特征; (2) 砂岩全岩的CaO和Fe2O3*+MgO 含量呈较高值-低值-高值-较高值-最高值序列变化, 后晚侏罗世急剧增高; (3) Al2O3/(CaO+Na2O)和 ln(Q/(L+CE))等反映碎屑成分风化指数的综合指标也呈较低值-高值-低值-较低值-最低值变化, 在后晚侏罗世显著降低. 第1和第2阶段和后 3 个阶段样品在 A-CN-K 和A-CNK-FM图上明显可分. 研究表明, 早-中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研究区古构造-古气候重要的变革期或转折期, 而晚白垩世、中-上新世前后不同的沉积体系域和类似的砂岩风化指数说明主要与古构造变动即山盆差异升降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特提斯北缘盆地群构造地质与天然气.[M].贾承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贾承造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3]  
塔里木盆地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演化.[M].顾家裕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4]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何登发;李德生著;.地质出版社.1996,
[5]   库车盆地-天山边界的晚第三纪断层活动性质与应力状态 [J].
王清晨 ;
张仲培 ;
林伟 .
科学通报, 2003, (24) :2553-2559
[6]   晚新生代天山隆升与库车坳陷构造转换的沉积约束 [J].
李忠 ;
王清晨 ;
王道轩 ;
林伟 .
沉积学报, 2003, (01) :38-45
[7]   库车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的构成特征及其对前陆构造作用的响应 [J].
林畅松 ;
刘景彦 ;
张燕梅 ;
肖建新 ;
陈建强 ;
纪云龙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3) :177-183
[8]   陆源碎屑岩地球化学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J].
邵磊 ;
刘志伟 ;
朱伟林 .
地学前缘, 2000, (03) :297-304
[9]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与挤压造山带耦合分析 [J].
刘和甫 ;
汪泽成 ;
熊保贤 ;
李永林 ;
刘立群 ;
张建珍 .
地学前缘, 2000, (03) :55-72
[10]   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田)特征 [J].
康玉柱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2) :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