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罗非鱼育种回交效应评估

被引:9
作者
刘于信 [1 ]
李思发 [1 ]
蔡完其 [1 ]
李腾云 [1 ]
莢金华 [2 ]
张艳红 [2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河北中捷罗非鱼良种场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杂交子代; 回交子代; 生长; SS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125 [罗非鱼(吴郭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罗非鱼2种回交子代、2种正反交子代(回交鱼的母本)、2种原始种(回交鱼的祖父、母本),共6种遗传型的生长特性、耐盐特性及遗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盐度15、20及25时,2种回交子代的日均增重率皆比母本提高了30%45%,差异显著(P=0.023)。(2)SSR分析发现,2种回交子代接受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特征带分别为87.5%和79.2%,接受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的分别为35.2%和41.2%;而2种正反杂交子代接受尼罗罗非鱼的分别为66.7%和41.7%,接受萨罗罗非鱼的分别为47.1%和88.2%。(3)回交子代与原始亲本尼罗罗非鱼的遗传距离较近,同正反交子代相比,回交子代生长性能有所进步,耐盐性能基本保持,扩增的特异性条带数目较少,表明遗传多样性走低和基因型纯合性走强的趋势。(4)两种回交子代间有一定差异,萨尼♀[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F2)]×尼罗罗非鱼♂生长快5%,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指标较高,是优选的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正反交鱼自繁后代F2耐盐性、生长性能及亲本对杂种优势贡献力的评估
    李思发
    颜标
    蔡完其
    李腾云
    荚金华
    张艳红
    [J]. 水产学报, 2008, (03) : 335 - 341
  • [2] 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正反杂交后代耐盐性能的杂种优势及其与遗传的相关性的SSR分析
    李思发
    颜标
    蔡完其
    李腾云
    荚金华
    张艳红
    [J].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02) : 189 - 197
  • [3] 供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籼型水稻优良恢复系回交导入改良
    崔金腾
    陈冰嬬
    石英尧
    张蓉
    王辉
    钱益亮
    刘海燕
    朱苓华
    黎志康
    高用明
    [J]. 分子植物育种, 2008, (01) : 25 - 31
  • [4] 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及其正反杂交后代的微卫星分析
    颜标
    李思发
    蔡完其
    [J]. 水产学报, 2007, (03) : 411 - 415
  • [5] 利用回交群体对小麦雌性不育基因的SSR标记
    侯北伟
    窦秉德
    李生强
    杜金昆
    许盛宝
    张永霞
    孙其信
    [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 318 - 322+326
  • [6] 不同盐度下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鱼生长、成活率及肥满系数的差异
    李学军
    李思发
    么宗利
    筴金华
    张艳红
    [J].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3) : 245 - 251
  • [7] 大豆SSR标记辅助遗传背景选择的效果分析
    段红梅
    王文秀
    常汝镇
    张孟臣
    邱丽娟
    [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1) : 36 - 42
  • [8] 玉米Rf3近等基因系的分子标记辅助回交选育与效益分析
    夏军红
    郑用琏
    [J]. 作物学报, 2002, (03) : 339 - 344
  • [9] 猪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交后代基因杂合度及杂优率的关系
    施启顺
    成廷水
    柳小春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 299 - 301
  • [10] 中国大陆罗非鱼养殖业发展对策
    李思发
    [J]. 中国渔业经济研究, 1999, (01) : 13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