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胶造山带多机制造山模式

被引:2
作者
樊金涛
陈炯达
陈火根
李金玉
机构
[1]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关键词
造山系统; 对冲造山; 多机制造山; 江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苏胶造山带是多机制造山作用形成的复合造山带 ,它经历了中新元古代威尔逊旋回之后 ,于三叠纪发生了非威尔逊旋回的再造山作用。它主要是三叠纪再造山作用形成的陆内对冲造山带。并且 ,苏胶造山带在威尔逊旋回和非威尔逊旋回之后 ,由于山根拆沉 ,山脉均出现大规模均衡抬升、岩浆活动和上地壳的造盆成山作用。苏胶造山带的上述特征在中央山系及全球大陆造山带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桐柏-大别造山带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及其意义 [J].
杨巍然 ;
杨坤光 ;
刘忠明 ;
简平 .
地学前缘, 1999, (04) :247-253
[2]   关于创建中国造山带理论的思考 [J].
吴正文 ;
张长厚 .
地学前缘, 1999, (03) :21-24+252
[3]   招远—莱州地区花岗岩类继承锆石年龄及其意义 [J].
罗镇宽 ;
关康 ;
苗来成 ;
黄佳展 .
山东地质, 1999, (03) :24-30+57
[4]   苏鲁造山带东北端石榴辉石麻粒岩的Sm-Nd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大地构造含义 [J].
翟明国 ;
从柏林 ;
郭敬辉 ;
刘文军 ;
李永刚 ;
王清晨 .
地质科学, 1999, (03) :301-310
[5]   江苏赣榆城头地区中生代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 [J].
李向前,陈炯达,潘明宝 .
江苏地质, 1999, (02) :18-21
[6]   苏北桃林岩基与苏胶造山带燕山期隆升机制的探讨 [J].
樊金涛,潘明宝,李向前 .
江苏地质, 1999, (02) :3-8
[7]   苏北榴辉岩变质变形模式与苏胶造山带的隆升机制 [J].
樊金涛,程振香 .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2) :51-56+63
[8]   苏北牛山片麻状A型花岗岩及其成因 [J].
樊金涛 ;
陈炯达 ;
潘明宝 ;
柳晓霞 .
江苏地质, 1999, (01) :26-31
[9]   郯城-涟水综合地球物理剖面 [J].
杨文采 ;
胡振远 ;
程振炎 ;
倪诚昌 ;
白金 ;
方慧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2) :206-217
[10]   论造山作用和造山带 [J].
杨巍然 .
地质论评, 1999, (01)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