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高铁对区域可达性影响及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26
作者
姜博
初楠臣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可达性; 哈大高铁; 空间格局;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U238 [高速铁路];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0814 ; 082301 ;
摘要
东北地区首条高速铁路开通前后,其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空间重组与区域联动日益加深。利用可达性模型,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和日常可达性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测度了哈大高铁运营前后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进而探讨这种变化对东北地区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哈大高铁的运营使沿线城市的可达性得到明显改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减少程度均在60%左右,城市经济潜力值提升幅度均在115%以上,铁岭、四平与沈阳的提升幅度最为显著,城际日常可达性则由于时间距离的高度压缩而日趋紧密。城市可达性的变化加速了东北地区空间格局的渐变与重塑,哈大高铁轴带的空间极化现象将进一步提升,新的"中心—边缘"格局体系初露端倪,传统的区域空间格局被打破,空间分化与组合日趋复杂;近域大城市空间整合与同城效应显现,偏居一隅的高铁新城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离心化"与"多中心"网络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 [J].
曹小曙 ;
李涛 ;
杨文越 ;
黄晓燕 ;
殷江滨 ;
刘永伟 ;
梁斐雯 ;
王武林 ;
王妙妙 ;
陈慧灵 ;
张百献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6) :657-664
[2]   高速铁路与出行成本影响下的全国陆路可达性分析 [J].
蒋海兵 ;
张文忠 ;
祁毅 ;
蒋金亮 .
地理研究, 2015, 34 (06) :1015-1028
[3]   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都市圈可达性影响 [J].
汪德根 ;
章鋆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54-61+53
[4]   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分析 [J].
钟业喜 ;
黄洁 ;
文玉钊 .
地理科学, 2015, 35 (04) :387-395
[5]   中国道路网络的通达性评价与演化机理 [J].
王成金 ;
王伟 ;
张梦天 ;
程佳佳 .
地理学报, 2014, 69 (10) :1496-1509
[6]   三心聚集法——一种城市中心区的区位迁移分析技术 [J].
杨俊宴 .
城市规划, 2013, 37 (12) :30-36
[7]   关于中国高速铁路可达性的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J].
贺剑锋 .
国际城市规划, 2011, 26 (06) :55-62
[8]   南京城市交通方式可达性空间分布及差异分析 [J].
刘贤腾 ;
顾朝林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2) :49-56
[9]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学报, 2004, (02) :293-302
[10]  
Location, economic potential and daily accessibility: an analysis of the accessibility impact of the high-speed line Madrid–Barcelona–French border[J] . Javier Gutiérrez.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2001 (4)